|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專業代理德國二手印刷設備清關服務公司 專業代理德國二手印刷設備清關服務公司 萬享供應鏈管理 徐菲 13609853987 0411-82209283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港興路6號萬達中心1410單元 我公司利用多年的進口資源以及海外客戶網絡,專業處理品名繁多,單證不全、歸類困難,商檢困難的全新,二手機械、機電設備。歡迎您派人,派員來我司參觀,訪問! 二手設備進口流程及進口費用 目前市場上做的最多的一種形式就是: 國外發貨到香港,在香港中轉做完中檢后,再駁船到內陸口岸進行商檢及報關,最后交貨給進口商。當然這種說法比較籠統,只要有點經驗的人都會這么說。 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怎么才能讓客人更直觀,輕而易舉的讀懂,學到二手設備進口的流程呢?進口物流費用會去到多少?對于客人最想知道的真實訴求,下面我主要就這兩點為大家做一個詳細的闡述: 進口港到門進口物流流程示意圖: 客戶提供要進口設備資料與圖片→我公司核算各種進口費用→報價→簽定進口處理協議→我公司在國內處理舊切削中心進口商檢備案與檢驗檢疫申請→德國出口海運訂倉→海運到香港→換單,提貨→我香港倉庫→聯系香港中檢公司做檢驗→中檢合格后→申請機電證→從香港安排駁船到內陸碼頭→當地商檢局換正本備案與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明→我司報檢→出商檢通關單→商檢局現場檢驗核對→我司準備進口報關資料→海關進口審核→出稅單交稅→海關查驗→提貨放行→我司安排國內海運訂倉→拖車到海運碼頭→客戶指定港口→拖車到客戶廠家 實際案例剖析: 以今年年初我公司代理江蘇XX公司從德國進口二手車削中心清關為例: 先由江蘇XX公司和德國供應商談好機器設備的相關事宜后。將設備的基本裝箱資料提供給我司,我司預先申請《進口舊機電產品裝運前預檢驗備案書》,然后由德國供貨方安排出口運輸,把貨運到香港,我公司從香港接到機器后,向中國中檢公司申請,做香港中檢,由中檢公司出具《進口舊機電產品裝運前檢驗證明明》中檢通過后才能處理《新(舊)機電產品進口許可證明》即我們通常所說的O證明;接著我司安排香港到內河碼頭(東莞沙田碼頭)的駁船,先到當地商檢局報檢,查貨(舊機電產品百分百要查貨的),然后出具商檢通關單,憑商檢通關單才能向海關申報;繳納關稅,增值稅,海關進行查貨,主要查品名與單證明是否一一對應!這才是第二次放行,向船公司繳了柜租,向碼頭繳了倉租,恭喜您,就可以把貨提出來啦!提貨后我司先把機器運送至我司倉庫.江蘇XX公司派人員前來驗貨,并付款,再由我司安排車輛(或海陸運聯運:東莞---上海---江蘇)將機器運送到江蘇XX公司指定的地點. 進口二手設備香港中檢(CCIC預檢驗)的內容包括: (一)開箱檢驗: 1.檢驗進口舊機電產品是否與國家審批項目相符。按現行的入境驗證明規定驗證明有關產品是否符合強制性產品認證明制度、進口質量許可管理以及其他規定的要求; 2.檢驗進口舊機電產品的外觀和包裝狀況是否存在外觀缺陷、殘損等; 3.核查貨物的品名、規格、型號、數量、產地、制造日期、新舊狀況、價格等貨物的實體狀況是否與合同或者協議相符。 (二)按照我國有關機電產品電氣安全和機械安全的強制性標準進行的安全項目檢驗: 1.檢查貨物外表安全標識和警告標記; 2.檢查貨物在靜止狀態下防護裝置安全性,電器部件和機械部件的安全性; 3.檢驗貨物在運行狀態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 (三)按照我國有關衛生、環境保護的強制性標準進行的衛生、環境保護項目檢驗: 1.檢查貨物衛生狀況;2.檢測貨物在運行狀態下的噪聲、粉塵含量、輻射以及排放物是否符合標準。 (四)對裝運前預檢驗發現的不符合項目采取技術和整改措施的有效性進行的驗證明。 (五)其他項目的檢驗可依照同類機電產品檢驗的有關規定執行。 進口時間安排: 舊機電備案: 5~15(工作天) 香港中檢: 1~2天,出證時間約為5-7天 進口許可證:5~10個工作天 駁船:1~3天 報檢:2~3天 報關:3~5天 需要提交的資料: 裝箱單,商業fa piao,合同,機械說明書(中英文),品牌,型號,產地證等報關相關資料;并保證所提供的資料與實物要相符 二手設備進口所產生的費用大致有如下: 香港部分:換單費,碼頭雜費,提貨費,倉租,中檢費及其處理費,中轉費. ? ? ? ? ? ? ? ? ? ? ?? 東莞部分:關稅,增值稅,碼頭和換單,報關費用,國內報關報檢,商檢費用,香港到東莞運輸費用,舊機電備案費,舊機電許可與證明費用,處理費用,其它 為什么要把設備發到香港,不能直接發到國內? 也可以,前提條件是:在做好裝運前檢驗 萬享供應鏈 聯系人:徐菲 聯系電話:13609853987 0411-82209283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港興路6號萬達中心1410單元 專業代理德國二手印刷設備清關服務公司 專業代理德國二手印刷設備清關服務公司
任何情況下,對您或任何人因使用本網站上的信息或由平臺收錄的信息,或其他與本網站鏈接的網站信息所導致的損失或損害(包括直接、間接、特別或后果性的損失或損害,例如收入或利潤之損失等后果),責任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