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層的介紹
<白板紙是由面漿與各層底漿在多圓網多烘缸紙機或長圓網混合紙板機上<抄造<而成。<漿料<一般也分為面漿(<面層)<、二層、三層、四層,各層<紙漿<料的纖維配比是不同的,而各層漿料的纖維配比,又根據所抄造紙的質量有所區別。
<第一層為面層漿,要求白度高,具有一定的<強度<,通常采用漂白硫酸鹽<木漿<或配加部分漂白化學<草漿<和白紙邊廢紙漿;第二層為襯層,起到隔離面層和芯層的作用,也要求具有一定白度,通常用100%<機械木漿或淺色廢紙漿;第三層為芯層,主要起填充作用,以增加紙板的厚度,提高<挺度<,一般采用混合廢紙漿或草漿,這一層最厚,定量高的紙板常用幾個網槽分幾次掛漿;最后一層是底層,具有改善紙板外觀,提高強度,防止卷曲的功能,通常用高的率漿或較好的廢紙漿為原料抄造,紙板底面顏色多位灰色,也可按要求生產其他的底面顏色。
定量規格
<主要克重
<白板紙常規克重有:230 g/m2<,250 g/m2<,270 g/m2<,300 g/m2<,350 g/m2<,400 g/m2<,450 g/m2<,500 g/m2<等
<常用規格
<白板紙常用平板規格:正度787*1092MM,<大度889*1194MM
<白板紙常用卷筒規格:26"/28"/31"/33"/35"/36"/38"/40"/43"/47"
<其它特訂尺寸量大可以訂做
白板紙印刷孔隙的結構
<白板紙的性質一般指其適合印刷用的印刷適性,包含其在運輸、倉儲過程中的一些表現特性。而其印刷適性是指在必要的條件下,復制一定質量的印刷品應具備的物理、化學性的綜合反映。白板紙的性質必須體現出最佳的印刷質量和色彩效果。紙張在滾筒運轉過程中,能使印版上吸附的油墨順利地轉移到其表面上,獲得完整、飽滿、層次清晰豐富的圖文印跡。
<白板紙的印刷適性包括:紙張的孔隙結構與吸墨性;紙張的平滑度與可壓縮性;紙張的表面強度;紙張的酸堿性和紙張的含水量與伸縮性。
< 白板紙是由各種不同的植物纖維互相交織而成的一種網狀結構,在這種網狀結構中,纖維之間的孔隙中再填加一些填料、膠料、色料來滿足紙張本身應具有的特性。加入填料是提高紙張的白度、平滑度、不透明度;加入膠料是使紙張具有一定的抗水性,不輕易被水或其它液體所浸潤;加入色料,使白板紙具有更高的白度。白板紙的孔隙結構是紙張能夠吸收油墨的基礎,是報刊印刷晶滲透干燥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要了解紙張的吸墨性,就必須首先了解紙張的孔隙結構。因為白板紙的孔隙結構與油墨的滲透量、滲透速度、印刷平滑度、油墨的滲透凝固與干燥以及印刷品質量都有著密切的關系。<白板紙的孔隙結構主要包括紙張的空隙率,紙張的空隙率表示紙張內空氣容積與紙張體積的比率,紙張的空隙率可通過計算法和實驗測定法得到。白板紙的空隙率=紙張內空氣的體積(單位面積)/紙張的體積(單位面積)x100%從上面的等式中可知,白板紙內空氣的體積越大,表明白板紙的空隙率越高,這也驗證了白板紙孔隙結構中的狀況,紙張纖維越少,交織越疏,其纖維間空隙就越大,白板紙孔隙結構就越差。相反,紙張纖維越多,交織越密,其纖維間空隙就越小,白板紙孔隙結構就越好。
<紙面上油墨的凝固與干燥是隨著空隙率的增加而加快,其吸墨性也增大,但在紙面的墨跡光澤度是隨著空隙率的增加而減小。
< 白板紙具有孔隙結構,白板紙的多孔結構決定了紙張具有透氣性、吸濕性、吸收性和可壓縮性,這是紙張能夠吸收水,油墨等物質的基礎。為了保證較好的印刷質量與印刷效果,需要印刷用紙具有較好的吸墨性。白板紙的吸墨性是指紙張與油墨接觸并使油墨轉印到紙張表面上后,油墨滲入到白板紙內并被吸收的性質。紙張空隙率越大,結構越疏松,其吸收油墨量就越多,反之則少,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白板紙吸墨性好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