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總以為是廢紙商囤紙、造紙廠惜售、紙板廠“套路”,才導致價格上漲的。所以“0-1-2級廠”一直被下游喊打喊殺,恨不得能借造紙大鱷之手“殺”掉廢紙商,讓他們過上“廢紙劫”!
然而,廢紙就是少了,就是把造紙廠“殺”了也變不出原紙。
所以,廢紙僅出現小幅調整,原紙價格依然高位。
廢紙并不是中美發生貿易戰后才缺的,只是恰巧遇到貿易戰,又拿了美廢開刀,導致市場過度應激而已。但即便中美握手言和,也不關廢紙什么事兒。
“造紙→紙板→紙箱→廢紙”循環中,“造紙→廢紙”環節是總量遞減的,同時,“廢紙→原紙”的得率也只有85%。已知:國內只能得到原紙產量50%重量的廢紙,求:再造這么多原紙需要多少廢紙?
中國造紙產能(瓦楞、箱板)將會從4900萬級別下降到3700萬噸級別。
從一些公開數據上,也顯示廢紙進口量是逐月減少的,表明國家管控外廢的意圖可推定為基本國策,不容置疑。這從廢紙價格一直頑強的上升中,也能印證這樣的規律——即:廢紙進口量小步遞減,廢紙價格緩步抬升。
下面是相關數據截圖:
即便中美貿易戰降溫,美廢正常進入中國,國家也會按照如上圖所示的下降趨勢線,控制外廢進口總量至歷史較低水平。
(誰知道這條線不是內定的“政策線”呢?)
反觀原紙價格指數,卻與這種上升尚有差距。
這說明,從2017年以來的以廢紙價格為導向的原紙上漲,背后是有其上漲邏輯支撐的。所謂“炒作”,是無法穿越如此長時間周期的。這種結論,會讓廣大的三級紙箱廠大失所望。
再回到“廢紙-原紙”的問題。
如果前面數據推演為真,即:進口廢紙的逐步減少,會讓中國包裝原紙產量從4900萬噸級下降到3700萬噸級。那么,剩下的市場圖景將會是什么樣呢?
這里,為大家呈現一個市場的真相。中國造紙工業2017年度報告,前30家紙企產量占全國總量的近六成!
3700萬噸÷4900萬噸=75%,供這30家造紙廠夠吃了!
但,包裝用紙缺口至少還是1000萬噸級。
即便是上了前30家名錄的,也不是都獲得了《廢紙進口許可證》,所以上了這個名單,也不代表未來經營無憂。
結合前面列出的廢紙進口量、廢紙價格指數、原紙價格指數,再看到造紙產能排位的數據圖表,是否覺得體會到一些什么呢?
我們來做一些大膽的推測:
1、 中國造紙產能只會留下上面圖表的那30家,榜上無名的,也幾乎得不到進口廢紙,所以前途渺茫。其實,造紙業大佬們去年就知道了產(弱)業(肉)政(強)策(食)的底牌,但她就不會告訴你。
2、 造紙產量中那1000萬噸級的需求缺口,將由行業龍頭企業在東南亞開新廠(或擴大產能)來彌補,那里可以進口廢紙,以實現全球廢紙資源的優化配置。
3、 中國的包裝用紙需求,將會從利用外廢“自給自足”,向“進口中國企業”的成品原紙轉移。這樣,不僅實現了造紙環保問題的外移,也是“一帶一路”政策的生動體現。
4、 現階段,原紙會沿廢紙路線補漲,直到漲到終端用戶棄用紙箱,形成新的價格平衡;或是進口東南亞原紙,來抑制原紙價格進一步上漲。也就是說,越不漲價,大家越沒原紙用。
5、 近一年半的原紙上漲,已在為行業轉型敲響警鐘。所有的國家政策,均是指向讓供應端減少、讓價格上漲的。而且,這種價格上漲是無法刺激市場提供新的產能的,因為該產業鏈的上游產能擴張已高度行政化。
6、 二、三級廠的命運,一定是有相當比例的淘汰。目前尚沒有積累出優勢的獨立紙板廠、獨立紙箱廠,若再沒有一整套機制形成產業鏈的上、下游整合,那就是“裸奔”。如果誰還沿用“互詐”、“撕逼”模式做生意,將沒有未來。
中國紙包裝產業整合,才剛剛開始!
沒有誰在使套路,而我們——又都在“套路”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