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5月9日,著名財經意見領袖吳曉波先后在其個人公眾號及微博發文,對國內商品過度包裝及物流行業諸多積弊表示痛心,并指出環保監管作為懲罰性質的經濟手段,落腳點在淘汰落后企業,但像箱箱共用這樣的企業,它的落腳點卻是求存,旨在為企業開辟一條全新的“綠色通道”,實際上這樣的中國制造也是一種“工匠精神的外在呈現”。
行業現狀:從過度包裝到“洛陽紙貴”
“朋友,你受過過度包裝的苦嗎?”吳曉波頻道5月9日發布的《他們給了企業一個機會,來償還這些年大手大腳的浪費》一文,引發業內熱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見微知著地從口紅、薯片等商品的過度包裝說起,援引2016年環保部的數據“在城市生活垃圾中,40%屬于包裝廢棄物”,一針見血地指出工業化生產才是包裝廢棄圈里的大戶。
“光在物流的一次性包裝上,工業生產過程每年就要用掉3000余萬噸材料,更心疼的是,用完后,其中的一半就帶著污染,被直接廢棄。”
近年來,政府開展環保監管執法,大批環保不達標的中小紙廠大面積關停,相關的產能迅速萎縮。素有“造紙之鄉”之稱的浙江富陽歷經六輪淘汰,當地造紙廠減至100多家,廣東省則第一撥就調查關停247家造紙、紙箱廠。
產能萎縮直接導致漲價,全國紙板紙箱價格2017年全年普遍上調7%~30%,部分紙箱價格同比上漲七成。傳導到中游,再接力到下游,企業的包裝成本占總物流的成本從之前的10%上升到了15%。
如果進一步細分,有些企業的壓力甚至還不止上升了5%,比如專用于熱門行業生鮮配送的,一個裝水果的紙箱子,從2元漲到4元,直接翻倍,真的可以用“洛陽紙貴”來形容,成本壓力可想而知。
未來出路:將物流包裝交給專業平臺
在循環經濟的道路上,沃爾瑪超市、歐萊雅、阿里巴巴集團生鮮事業部、長城汽車、物美超市、清美食品算是走在了時代的前列,這些企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引入了一個全新的模式——在解決了產品的基礎包裝后,將物流包裝交由一個專業平臺進行管理和負責,那就是箱箱共用。
作為全球首創的智能化物流包裝循環共用平臺,箱箱共用通過將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與可循環包裝物進行融合,在全國百公里范圍內設大倉服務網點,具有“可循環共用”“智能化平臺”“便捷性收發”等顯著特點,用戶只要通過手機下單就能就近收發,隨租隨還,企業既不用操心一次性投入購買包裝品,也不需要額外付出運輸回收的成本,精簡了自身的物流管理。
可能是鑒于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吳曉波還特別提到箱箱共用的技術均為“中國制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工匠精神的外在呈現”。最后,吳曉波還呼吁更多的“企業型工匠”一起來推進環保事業,共同為地球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