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在貴州省畢節納雍縣沙包鎮,至今仍傳承著古法造紙的獨特技藝,有“古法造紙之鄉”之稱。該鎮大寨村以且河兩岸生產的構皮紙(又稱白紙),潔白、柔韌、耐磨、耐折、精細、質密、防蛀、防潮,是謄寫古書和修復文物的上佳之選。
造紙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對于以且古法造紙的起源時間,有的說是清初,有的說有兩百多年歷史。據《納雍縣文史資料》記載:“光緒初年(1878年前后),抄白紙的手藝就已傳入納雍,其歷史源遠流長。”
據以且河兩岸當地年長的老人介紹,清光緒初年,四川人(亦有說遵義人、郎岱人)周世友、周世全(音)兄弟二人流落到大寨村,想找個合適地點重操舊業——抄白紙。
他們先到扯瓜河,見河水時有渾濁,水流湍急,且原料缺乏,不適于抄白紙。后來,他們又到以且,落腳雷家,發現以且河水流平緩,清澈見底,流量穩定,便于清洗構皮,當地四周山上構樹高大挺拔,茂密成箐,原料豐富,適于造紙。
周氏兄弟在雷家的幫助下開始抄白紙,并將手藝傳給雷家,雷家先抄紙者為雷世太。此后,抄紙手藝逐漸傳給以且其他姓氏,再逐漸傳到納雍縣雍熙麥子溝、樂治蠶箐、寨樂野鹿山、居仁糯克等地,甚至傳到周邊縣市。
抄紙工藝復雜而繁瑣
在以且,主要是用構皮抄白紙。一般在開春后,構樹長出新葉如拳頭大小時,就可以將構樹黑色外皮,曬干打捆,置于干燥通風處,造紙時即可取出。
抄白紙的構樹樹齡一般以一至二年為佳,嫩的構樹所產構皮少,纖維韌性差;老的構樹黑色外皮不易去除,纖維粗糙,蒸煮不便。
試劑當地稱滑水,又名紙藥,是造紙過程中的重要原料。試劑有如下作用:做懸浮劑,使紙漿不下沉;增加紙漿粘滑性,使翻簾、揭紙容易;改善紙張物理結構,使紙張交結更為緊密;調配紙藥濃度,是考驗一個紙工技術的重要工序。
據了解,紙藥的原料有野生獼猴桃藤條、鐵堅杉等。野生獼猴桃在以且分布廣泛,因此,最初以且造紙使用的試劑多為野生獼猴桃藤條。使用時,取野生獼猴桃藤條切細搗碎泡水,過濾后加入槽子中制漿。一天一配,頭一天泡水,次日使用,每次使用藤條約5公斤。
再后來,當地又有人用聚丙烯酰胺做造紙試劑,但與杉樹根試劑相比,聚丙烯酰胺使用方便,但所造之紙不如使用杉根光滑。據了解,以且古法造紙的器具有簾子、窯子、踏碓、槽子、滑缸等。
盼古老技藝再現輝煌
以且白紙以刀為單位進行買賣,最初以80張為一刀,現在普遍為50張一刀。白紙除銷售到周邊縣市外,還遠銷云南、四川、北京、上海等地。
以且古法造紙以家庭式作坊進行,忙時耕地,閑時造紙,季節性強,靈活性大。壯年紙工,每天可抄紙1千張左右,濕紙疊至12厘米左右,壓干則有7厘米左右;若抄純構皮紙,每天用料(干構皮)10公斤,抄紙20余刀。如果按每刀23—25元計算,每天進賬約500元,除去成本,每天純收入近100元。一個家庭每年可造紙1萬多刀,收入3—4萬元。
古法造紙技術在以且落地生根后,由于手藝輕易不傳人,起初只有四五家抄紙。后來,大寨村把生產白紙作為全村脫貧致富的門路之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全村有130多戶人家從事白紙產生,很多村民借此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