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云南省苦聰人源于古代氐羌部落的“鍋銼蠻”族群,遠古時以狩獵為生,世代居住在哀牢山、無量山海拔1300米至1900米的高山峽谷之間。
哀牢山是苦聰人的發祥地,苦聰人與神秘的哀牢山結下了不解之緣,主要分布在鎮沅、金平、綠春、新平和墨江等縣,人口約4萬。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苦聰人長期隱居深山,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一度被視為“野人”。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走出大森林,由于長期處于邊遠、封閉的狀態,從原始社會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落后陳腐的傳統觀念,使苦聰人一度難以接受外部世界的新變化,更不能適應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改革開放的新變革。于是,苦聰人又拿起火藥槍,扶老攜幼回歸深山老林。
苦聰人的生存狀況引起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在省委主要領導的親自過問下,省財政撥出大筆專款,為他們修建住房等設施,引導他們一步步進入當地社會,使他們成為中國少數民族從原始社會直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族群之一。1987年8月9日,苦聰人被國家民委正式歸屬為拉祜族支系,但在當地,其他民族仍然習慣性地將他們稱為“苦聰”。
2010年5月1日,在新平縣與鎮沅縣和平鄉交界處的一個山谷,我見到了苦聰人保留至今的一種古老造紙技藝——純手工制造麻洋紙。麻洋紙被當地人統稱為草紙,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用品。造紙技術相對簡單,但工藝流程復雜,體現了苦聰人的生存智慧和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哲學理念。這種草紙質地粗糙、吸水性強,廣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喪葬、祭祀等宗教活動。麻洋紙原料主要是當地的野生樺竹,另外還要加入一些樹皮等碎料,浸泡15天后加熱蒸煮七八天,發酵10天就可以出紙漿了。
苦聰人造紙一般在5、6月份進行,完成一批紙張的制造,要歷經72道工序,大約需要兩個月左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