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淼綜合材料油畫作品:天書系列
張淼,1975年生于山東。1997年畢業于齊魯工業大學(原山東輕工業學院)工業設計系。外文名:Lukas Zhang,別名:邁町,現居北京,綜合材料油畫家,綜合影像藝術家。其繪畫作品主要為綜合材料油畫、現代水彩。張淼自1994年至今,一直從事藝術創作,多次參加、舉辦國際、國內藝術展——1996年《過年,年夜飯》參加山東青年油畫展獲二等獎;1997年舉辦張淼油畫作品展;2009年《一剎那的憤怒》參加AATS亞洲藝術博覽會(北京國際貿易中心);2016年參加《藝?光華—藝術名家邀請展》(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作品M系列《古典》被中國國家畫院收藏。在創作之余,張淼還就綜合材料藝術進行了深入的學術研究,論文《綜合材料繪畫——M系列創作漫談》、《綜合材料油畫技法淺析》相繼發表在《藝術科技》與《美術教育研究》等專業性期刊。
油畫家張淼創作天書系列
綜合材料繪畫在現代藝術領域中,是指混合運用多種材料,進行繪畫創作的表現形式。自1908年以畢加索為代表的立體主義藝術家,進行綜合材料藝術的創新嘗試開始,百年來綜合材料繪畫已經由小范圍、個人化的藝術嘗試發展成為帶有鮮明當代藝術特征的創作形式,也是被越來越多的現代藝術家應用的一種藝術語言,其材料選擇的時代特征也更加明顯。今天,綜合材料藝術創作涵蓋了繪畫、雕塑、裝置等藝術種類,逐步形成了其獨有的形式語言。我們也從中看到,現代綜合材料繪畫的材料選擇,進一步體現了繪畫語言的時代性。
時代性的體現,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與時俱進,一個是時空對照。天書系列的創作思路,體現了第二個層面。紙的發明改變了世界,紙從發明之初到現在已經兩千余年。紙的發明帶來了書籍與印刷技術的進步。可以說,紙是文明的象征之一。但因為紙太過于常見,我們反而忽視了它。《天書》系列旨在通過紙的不同呈現,表現出尋常之物的不尋常狀態,以引起觀者的反思——對紙的反思、對書的反思、對歷史的反思、對文明的反思。
宣紙、水彩紙、水粉紙、油畫紙……這些紙,我們很熟悉,而且也有畫家將其使用進了綜合材料作品。而普通的粉連紙、銅版紙、瓦楞紙……使用的畫家卻很少,可能因為它們太過于普通吧?天書系列的主要材料選擇的就是最普通的銅版紙和瓦楞紙。張淼認為這種最普通的紙,能夠支撐尋常紙張的不尋常表現這一理念。《天書》系列分為四個小系列《異變》、《甲骨》、《細胞》與《幽暗》。張淼力圖通過紙的多種狀態呈現,達到藝術創作思想的體現。
《異變》
紙都是平展的,把紙揉皺、攪碎,再重構后紙還是紙,但給觀者感覺不同了。您會感覺紙也可以很厚重,紙就像無數客觀的生命體與你相對。
天書系列-異變18-張淼-油畫顏色與綜合材料-亞麻布-2016
《甲骨》
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最早的書是甲骨。將紙重塑致敬書的祖先——甲骨。凝重感中體現歷史的味道。甲骨在處理之初做肌理時,就使用了各種工具——膠、刀、鋸……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外在表象上體現甲骨的歷史感與凝重感。
天書系列-甲骨06-張淼-油畫顏色與綜合材料-木板-2016
《細胞》
世界上的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這是目前科學界的定義。大部分紙張在成為紙張之前是植物,而植物也是由細胞組成。紙張成為書、穿上了鐵環,細胞還有嗎?這個不知有沒有人研究。張淼只是表現而已。
天書系列-細胞01-張淼-油畫顏色與綜合材料-木板-2016
《幽暗》
我們要心向光明,心光明了,世界也就光明了,是嗎?這個世界并不是心中一片陽光,一切就是光明的。比如紙,一般都是潔白、干凈的,它可以作為文明傳承的代表事物,是屬于光明范疇的吧?但是紙也會腐爛、也會發黑,紙還會被別有用心者用于害命(具史料記載:將草紙浸濕,一張一張貼住人的口鼻,人會窒息直至死亡)。事物都有正反面,正視幽暗,珍視光明。
天書系列-幽暗06-張淼-油畫顏色與綜合材料-木板-2016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環保意識的加強,紙的應用,較之以前已經大為縮減。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從出現到消亡的過程,紙也會如此。紙,代表著文明,紙會消亡,文明同樣也會消亡。天書系列以紙為主要材料,既是為了讓觀者對紙進行反思、對文明進行反思,也是希望觀者對創造文明的人類自身進行反思。
天書系列-幽暗06-張淼-油畫顏色與綜合材料-木板-2016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環保意識的加強,紙的應用,較之以前已經大為縮減。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從出現到消亡的過程,紙也會如此。紙,代表著文明,紙會消亡,文明同樣也會消亡。天書系列以紙為主要材料,既是為了讓觀者對紙進行反思、對文明進行反思,也是希望觀者對創造文明的人類自身進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