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訊,據日本媒體11日報道稱,嚴重的勞動力不足導致日本人工成本上漲,勞動密集型行業工資大幅提高,并傳導到相關產業,使得日本紙巾等日用品價格上漲。但另一方面,《環球時報》記者發現,由于經濟不景氣,日本百貨商店紛紛調低方便面等日用品價格。
每年4月是日本新財年的開始,生產企業和商家往往會在這個時候調整商品價格。比如說衛生紙,日本制紙CRECIA、大王制紙、王子制紙妮飄相繼發表了漲價聲明。據日經中文網11日報道,衛生紙漲價的重要原因是運費上漲,因為家庭用紙很重,必須用人工裝貨。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日本有效求人倍率(即有效職位數量與有效求職人數之比)1月為1.43倍,為25年來的最高水平。眾多行業展開激烈的人才爭奪戰,有些企業甚至“把打工年齡上限提高到80歲”。保安、物流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時薪較3年前提高了7%-30%不等,直接推高了生產成本。
工資上漲帶動物價上漲,本來是日本政府經濟刺激政策的理想路徑,然而日本百姓卻并未感受到經濟轉暖。據日本總務省統計,2016年日本兩人以上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5.8%,同比增加0.8個百分點,創29年來新高。所謂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一般來說,國家越窮,國民平均收入中用于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這從側面反映出日本國民消費能力和意愿在下降。
相比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百貨店銷售的商品更容易體現消費能力的變化。日本三越伊勢丹、大丸和松坂屋三大百貨商店3月銷售額均同比下降。盡管外國訪日游客的免稅商品銷售依然堅挺,但更多依賴國內消費的服飾類商品銷售低迷。日本知名連鎖超市永旺為留住顧客,今年三四月份分別下調方便面、洗發水等380種日常商品售價。
日本有個詞叫“節約志向”,說的是長年通縮下,老百姓擔心未來不敢消費,能省則省的消費心態。日本央行2013年間提出,用3年時間實現通脹2%的目標。然而,4年過去了,最近3個月日本扣除生鮮食品外的核心通脹指數基本在0.1%左右徘徊。日本經濟真正復蘇還有待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