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福建省碳排放權交易在海峽股權交易中心開市,首日交易金額超1800萬元,其中,在全國創新推出的福建林業碳匯掛牌成交26萬噸,成交金額約488萬元。
福建省電力、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陶瓷等9個行業,2013年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綜合能耗達1萬噸標準煤(含)的首批277家企業,可將節余的碳排放配額通過碳市場出售,減排指標沒完成的須花錢購買配額。
在全國率先納入陶瓷行業,是福建碳市場的一大特色,首批納入的陶瓷企業達119家。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陶瓷企業綜合能耗偏低、數據基礎較差,造成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困難。福建此舉既擴大了碳市場規模,也有利于陶瓷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碳市場啟動之前,福建林業碳匯產品首發上市,順昌縣國有林場、德化縣林業局率先領到產品上線證書。根據規定,重點排放單位可通過購買林業碳匯抵消其10%的碳排放量。發揮森林資源優勢,推出在省內碳市場可交易的林業碳匯項目,這在全國屬首創。
“福建是全國唯一按國家核算標準建立的試點,碳市場建設速度最快,且交易品種最全、產品最新,起到標桿作用。”北京中創碳投總經理唐人虎說。
具有福建特色的碳市場受熱捧,首日成交量遠超此前7個試點省市。當天,福建省碳排放配額以每噸33元開盤后一路走高,最高至35.62元。通過競價、掛牌點選、協議轉讓,總成交量達78.8萬噸,成交金額1828萬元。
三鋼集團是我省重點碳排放配額企業,下屬兩家企業參與了首場交易。三鋼管控中心副主任蘇志強表示:“碳市場將促進我們加大減排力度。”
順昌縣國有林場共有7萬畝林地經核準列入碳匯林,期限為2006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即這20年內產生的碳匯可計入碳減排交易。這次掛牌上線的第一個10年的15.5萬噸減排量首日全部成交。場長趙剛源說:“林業碳匯項目既可促進森林質量提高,還可使林區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社會得綠、企業得利、農民增收。”
上海環保橋與我省企業達成9萬噸的碳排放配額協議轉讓。公司副總經理高志文說:“福建早于全國市場一年啟動碳交易,是全國第三大市場,很具吸引力。”
碳市場啟動之際,我省還創新推出一系列碳金融產品。浦發銀行與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簽訂開展碳排放權抵押融資合作協議,羅源閩光鋼鐵獲浦發銀行3250萬元授信支持。興業銀行與多家碳資產管理機構簽約合作,開發碳金融創新項目,幫助重點排放單位的碳資產保值增值。
又訊 22日,在福建省碳排放權交易啟動儀式上,順昌縣國有林場林業碳匯首期成交量達15.5萬噸,成交金額為288.3萬元,為我省賣出的首個碳匯產品。
此前,順昌縣國有林場的這個產品通過了省發改委和林業專家組評審,同時在省發改委成功注冊并獲得簽發。當天的啟動儀式上,省經濟信息中心為該場頒發福建林業碳匯(FFCER)產品上線證明書,使之成為我省獲準上線的第一批次林業碳匯項目兩家單位之一,也是迄今為止我省碳減排量最大的林業減排碳匯項目。
順昌縣國有林場是擁有35萬畝林地的森林經營企業。近年來,通過持續推行FSC國際森林認證,在森林資源培育和保護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場的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該場申報的林業碳匯項目,除已產生并達成交易的碳減排量,將通過大力實施森林集約化、科學化經營增加林業碳匯產出,在20年項目計入期內,預計二氧化碳減排量為31萬噸,年均減排量1.55萬噸。該項目產生的總減排量在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的福建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掛牌交易后,可期待銷售收入達600余萬元。
據了解,森林具有碳匯功能,是因為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林業碳匯項目是根據有關減排機制的林業項目方法學和程序,開發的合格的溫室氣體項目。運用市場機制,推動低碳發展已成為當前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