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手里拿著黨報,領導的案頭放著黨報,領袖的心中裝著黨報,關健時刻,黨報就是壓艙石,就是定音錘。
然而,一組數據讓我們不能不憂心忡忡:全國五大紙廠新聞紙庫存僅在8萬噸左右,只有不到15天的周轉量,已達到歷史最低水平,一些紙廠庫存同比下降125%。也就是說,如果紙廠半個月不生產新聞紙,包括《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權威媒體將陷入無紙印報的危機。不僅如此,相關紙廠傳遞出的信息還顯示,有的企業庫存新聞紙為零,隨著年終設備檢修和春節的臨近等,隨時還有停產的可能,下一步庫存量還有可能進一步萎縮。
新聞紙生產到底怎么了?
中國報業物資供應年會給出的答案令人堪憂:隨著媒體生態和受眾審美情趣發生的特殊變化,近年紙媒步入寒冬。新聞紙使用量持續下降,僅2016年上半年就比2015年上半年下降14.3%。加之與新聞紙生產密切相關的“美廢”價格較年初上漲了50%,煤炭漲幅達到75%,運輸漲幅在30%以上,環保投入不斷加大,使得新聞紙生產成本漲幅在500-600元/噸。此外,還有鄰國新聞紙進入國內市場,因其價格相對偏低,一些報社選擇了進口紙。上述架在新聞紙生產上的一把把“刀”,致使調價后的新聞紙價格雖在4500-4600元/噸,但生產廠家大多數仍在虧損,不少企業紛紛以轉產、停產、限產來應對“生產新聞紙不如停產新聞紙”的尷尬局面,或對新聞紙的原材料進行調整,使得全國新聞紙庫存量不斷告急,質量也不時亮“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