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網購狂歡節,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打開錢包,搶購打折商品?
國內各大網店把11月11日打造成中國的購物狂歡節,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僅在2015年光棍節,阿里巴巴在短短24小時內的銷售額就達到912億人民幣。手表、堅果和手機等8項商品銷售量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然而,雙11也會產生負面影響。當天出售的大部分商品(如果不算上所有的話)需要包裝嚴實,由快遞員送達買家。如何適當地處理包裝材料成為一個難題。
國家郵政局統計,去年雙11快遞量接近1億單,這意味著需要有1億個包裝盒。
其中有多少回收了呢?雖然缺少全國性數據,但是,去年幾份媒體的報道顯示回收率極低。《新京報》曾對此進行了隨機采訪,幾位受訪者稱不知道該如何回收,就是“把盒子隨手一扔”。
由于中國缺乏垃圾分類制度,扔掉的包裝材料往往意味著與廚房垃圾一同處理,要么是在垃圾填埋場腐爛數周,要么就被扔進垃圾焚化爐燒成灰燼。這不僅浪費了可回收材料,也破壞了環境,因為紙張或是制造紙張的材料并不適合扔進垃圾箱或是焚化爐。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
不應該把包裝材料的大量浪費歸咎于消費者。在多個采訪中,人們都對自己扔掉盒子和包裝材料的行為表示后悔,因為他們之前都不知道如何回收。《新京報》甚至引用了一位女士的話:去年11月她家里堆了20多個箱子,盡管不知道有什么用,但她并沒有扔掉,因為她不想“浪費”它們。
對此,快遞公司可以引領這種變化。這些快遞公司每天都需要打包,如果采取一些辦法鼓勵消費者返還包裝,不僅可以減少浪費,還能降低他們的包裝成本。
此模式已有成功范例:在北京等城市,消費者訂購鮮奶時支付的金額要高于牛奶零售價,但當他們歸還奶瓶后,供應商會退回差價。奶瓶的回收或重復使用成為規范。
離雙11僅剩幾天,而這種回收或者重復使用的模式有助于減少浪費。鑒于中國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挑戰,我們再也不能浪費成千上萬個紙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