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周至縣起良村,一位退休八年的小學校長,利用自己的全部積蓄歷時數年,終于造出了傳說中的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蔡侯紙”,在當地引起不小轟動。最近,他又利用國寶熊貓的糞便,通過古法造紙技術試制出一種帶有竹子味的“熊貓紙”。
記者來到西安周至縣起良村的蔡侯紙博物館,看到師傅們正忙著撈紙、晾紙。起良蔡侯紙博物館的負責人劉曉東表示,他們制作的可不是平時的漢麻紙,而是用大熊貓排泄的糞便造的紙。
劉曉東:“這就是熊貓糞便,熊貓吃的是竹子,吸收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就排泄下來了,它是直腸動物,目前,咱們國家來講,拿熊貓糞便做紙咱是第一家,這種紙,一個是從(顏)色上講,比較黃,綠,第二個從(氣)味上講有清香味。”
劉曉東說,17號首批“熊貓紙”制作成功。過去起良村有的老人曾用過牛糞造紙,變廢為寶。于是他也萌發了用大熊貓的糞便制作紙張的想法。他將收集來的大熊貓糞便進行分揀,經過淘洗、蒸煮、打漿等十多道工序,完全采用古法造紙技藝制作出“熊貓紙”。
劉曉東:“古法造紙就是咱們過去完全采用,蔡倫當年造紙的工藝流程來造紙的,不加些任何化學原料、純天然、純手工,所以做的紙是純環保材料。”
據了解,起良造紙制作的技藝,傳承了古人蔡倫的造紙工藝,堪稱古法造紙的“活化石”。劉曉東表示,他們試制的“熊貓紙”的社會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它的經濟價值,他們會一直把這種古法造紙技藝發揚傳承下去。
劉曉東:“古法造紙術是國粹,熊貓是國寶,用咱們的國粹采用咱們的國寶(糞便)做原料,做出的紙,價值就不是經濟價值了,它是社會價值,熊貓紙不上市,不賣,只是把它當做一種貴重的禮品,來贈送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