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福建省連城縣連史紙第十一代傳人鄧金坤投資的傳統手工“生態造紙博物館”在該縣姑田鎮動工興建。當日,鄧金坤組織人員動工清理傳統手工造紙遺址內的古水碓寮、古紙寮、古蒸料灶等歷史設施。目前,鄧金坤已投入5萬多元,修復了通往作坊舊址的600多米小路據《連城縣志》載,連史紙自明代嘉靖(1552—1566)年間開始生產,采用嫩竹為原料,堿法蒸煮,漂白制漿,手工竹簾抄造,有72道工藝,道道精湛。紙白如玉,厚薄均勻,永不變色,防蟲耐熱,著墨鮮明,吸水易干,歷來為國內外書畫家所鐘愛。連城縣美玉堂連史紙作坊舊址位于姑田鎮上堡村豐頭,是康熙年間姑田豐頭鄧圣俊創建的,至今400多年歷史。在現場看到,連史紙作坊遺址群總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目前還保留有2個水陂、3個水碓寮、2個紙寮、1個坯炊(蒸料灶)、一塊漂山,是一處完整的傳統手工造紙遺址。2015年1月列為連城縣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鄧金坤是鄧圣俊的后裔,十多年前傳承了連史紙工藝。由于他的癡迷和執著,2007年,姑田原6家宣紙廠停產了4家,而他的姑田宣紙廠頑強生存下來。最近,“連城宣紙制作工藝”被省政府列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8月,鄧金坤在清華大學“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班”學習時,北京大學文博學院院長杭侃教授建議,建設一個美玉堂連史紙“生態造紙博物館”,把傳統手工連史紙遺址群建成中國傳統手工生態造紙博物館,旨在展示傳統手工連史紙的生產歷史,讓連史紙文化遺產世代傳承。鄧金坤從此逐步實施這個傳統傳承計劃,讓姑田傳統紙業歷史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