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雙手,他就能在水中“取出”一張薄厚均勻的桑皮紙,且每張質量略等,張張都不會超過35克。在高平市永祿村,桑皮造紙這門古老技藝雖然漸漸沒落,但山西省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造紙傳承人李保根,仍然堅持從事桑皮紙制造,使這一從遙遠的古代而來的古老技藝,在現代社會煥發著生機。
桑皮紙,古時又稱“漢皮紙”。據史書記載,桑皮造紙的技術比蔡倫發明的造紙術還要早100多年,被稱為紙業的“活化石”。永祿村的桑皮紙是高平古代歷年進貢的主要貢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還曾被用來制作紙幣和報紙。
桑皮紙的主要特點是經緯分明、滲透性強、拉力大、耐磨損、不褪色,是現代書畫界的紙張“寵兒”。但是其制作過程,工序復雜、要求嚴格。
取皮、碾壓、蒸煮、洗漿、撈紙、曬紙等10個流程72道工序,是手工制造桑皮紙的必備環節,今年63歲的李保根作為高平桑皮造紙的第四代傳承人,每天打交道的就是這一池池經過蒸煮的樹皮紙漿。
用紙簾緩慢撈取紙漿纖維,使其凝固成薄如發絲的紙張,這是桑皮造紙的關鍵。雜質多了,紙張容易粗糙泛黃,撈的時機不精準,又容易造成厚薄不均,影響使用效果,但李保根卻能在紙簾下水的一剎那,通過雙手和身體的巧妙抖動,敏銳地找到撈紙的最佳時機。這種把控,要靠數十年、日復一日練就而成的手感和敏銳的直覺。
“造紙就是要摸準植物纖維的脾氣,首先就是攪均勻,撈的時候,要掌握厚薄,在水里頭,慢點,看起來也很簡單,實際做起來卻很難。”李保根一邊解說一邊撈紙,隨著他雙手的抖動,那些滑膩膩的東西,順服地均勻鋪排開來。
年輕時候的李保根生活在以造紙為主業的永祿村,當初跟隨父輩學習撈紙,因經常達不到要求,他也曾打過退堂鼓,但是心中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始終鞭策著他堅持勤學苦練。為了摸索撈紙規律,有時候他在潮濕的紙漿池邊一呆就是兩三個月。
就這樣,簡單的動作,李保根重復了40多年,也堅守了40多年,他的手遍布老繭,卻對水分和溫度有著細膩的感覺,經他的手生產出來的桑皮紙,薄厚均勻,質地純正,而且幾乎每張質量都不差毫厘,成為書畫市場上的搶手貨。如今,如何把這沉甸甸的技藝代代傳承下去,成了李保根思慮最多的事,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多培養些學徒,把手工造紙繼續傳承下去,不能讓它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