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持廣西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積極探 索“文化+”產業發展新模式,推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9月22日,廣西“三區”人才支持計劃實施項目“特色文化產業提升工程”首場研討會走進廣西都安書畫 紙廠,來自區內外17名文化產業專家學者以及相關企業高管與當地進行跨界交流,為企業轉型發展出謀劃策。
“原來,紙是撈起來的”
“云英妙制勝南朝,工出西南壯與瑤,助我狂書三萬字,不傷斑管兔千毫。”著名書法大師啟功先生曾題詩贊譽的書畫紙,就是由廣西都安書畫紙廠生產。在 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工人正在手工操作制紙。兩名工人用竹簾把紙漿從池中撈起,漏掉的是水,留在簾子上的就是最原始的“紙”了。再將撈出來的紙進行壓干、 烘烤、揭貼、逐張目測手檢、裁剪、包裝,一刀刀書畫紙就做成了。
廣西都安書畫紙廠成立于1981年4月,是廣西唯一以手工方式生產書畫紙的廠家。都安書畫紙選用當地特有的龍須草等優質造紙原料,傳承古法手工技 藝,加上現代制漿造紙技術,生產出來的紙潤墨獨特、紙質潔白、細韌柔軟,適宜花鳥、山水、人物的寫意,亦可作書法、裝裱、碑拓等之用。產品深受書畫界的青 睞。
傳統文化需要“當代表達”
歷經多年發展,由于種種原因,該廠目前處于困難之中。“在輝煌時期,我們廠有500多人,生產出來的紙行銷各地。現在,全廠只有44人在堅守。空置的廠房,作為當地人婚宴用地,收入用來貼補企業的部分開銷。”常務副廠長陳兵說道。
圍繞廣西都安縣書畫紙廠的融合發展、改革創新、產品升級改造、延伸產業鏈、打造文化品牌等議題,來自自治區黨校、廣西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報、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廣西電視臺、廣西新聞網等文化產業專家學者,積極發聲,為企業建言獻策。
“企業首先要創新,包括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營銷創新。從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來定位產品,要做別人做不到或沒有的。”自治區文化廳原副廳長李格訓說。 廣西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過竹認為,企業目前產品單一、產業單調,要有“傳統文化當代表達,民族藝術時尚表述”的理念去進行開發創新。
都安縣副縣長陳春認為研討會開得正當其時,并表示將在提升紙廠造血功能、加強協作指導、加大扶持力度上下功夫,全力打造都安特色文化品牌。
實施特色文化產業提升工程
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黃宇曾表示,2016年,廣西將進一步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探索“文化+”產業發展新模式,促進文化與旅游、農業、體 育、金融、制造、建筑、信息業融合發展。近年來,廣西出臺了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特色文化產業和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促進廣西本土文化企業發展壯大。
為更好地服務地方文化產業發展,助力文化企業走精品發展道路,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舉辦系列廣西“三區”人才支持計劃實施項目“特色文化產業提升 工程”。“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組織區內外文化產業相關專家學者,深入到全區10個特色文化企業去調研。”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黃燕熙說。
工人正在操作“撈紙”
工人正在操作烘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