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隨著中國制造業的蕭條與部 分制造企業的搬遷,印刷行業也每況愈下。尤其是14,15這兩年,印刷企業倒閉之聲不絕于耳,只見行業上下哀鴻遍野,草木皆兵,企業員工與老板人心惶惶, 個個都成了驚弓之鳥。從要想發,做印刷,到如今的印刷業的轉型升級、持續低迷、破產與倒閉,較之以往,印刷企業日子日益艱難,以往的風光歲月再也一去不復 返了。
2014年,廣州豐彩退出印刷業務;大型包裝印企成都五牛集團老板跑路,上海力天包裝彩印破產,400員工遭遇遣散;2015年,美盈森集團收購深 圳金之彩;深圳裕同集團收購香港老牌上市公司勤達印務,東莞廣進包裝盲目擴張,引發資金鏈危機,頻臨倒閉;利豐雅高集團深圳公司關門清算,深圳南湖印刷倒 閉、員工封路維權,2016年深圳坂田極雅致印務與北京當納利公司徹底退出印刷市場……….
隨著中國宏觀經濟的下行趨勢,產能過剩的印刷市場競爭更為激烈。行業的洗牌加劇,企業倒閉、關門、破產、跑路的一系列新聞時不時撩撥著印刷人們的敏感神經。總的來看,印刷企業倒閉不外乎3種原因:
1、盲目擴張,引發資金鏈危機——如東莞廣進包裝;
2、惡性低價競爭,導致資金鏈斷裂——如福建千帆集團;
3、宏觀經濟復蘇緩慢,整體產業環境低迷,訂單銳減、人力、材料成本不斷上漲,產品同質化,管理粗放,導致經營困難,不得不退出市場——如廣州豐彩;
4、企業領導人鼠目寸光、瘋狂逐利,枉顧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與極度缺失的社會倫理和道德——如三聚氰胺事件的三鹿奶粉企業;
拋開特殊因素,在經濟新常態,產能嚴重過剩的大背景下,優勝劣汰、洗牌加劇將是印刷業的必然規律,洗牌加劇將伴隨著印刷企業間的聯合、重組、并購與整合,換擋,分化、轉型將是印刷產業的“新常態”。對于印刷行業而言,走好“新常態”的每一步極其關鍵。
事實上,業內人士普遍對未來前景持謹慎態度,認為產業調整將持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不少印企總經理和職業經理人都抱著“熬下去”、“挺過去”、“剩者為王”的心態,期待熬過經濟寒冬,迎來印刷業的春天。
那么,印企總經理和職業經理人“活下來”、“熬過去”的心愿真的能夠輕易的實現嗎?
有木有一種方法或者模式令到企業基業長青,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依然充滿活力呢?究竟路在何方呢?
世界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21世紀企業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與價格的競爭,甚至不是服務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商業模式是任何一家企業經營的“原點”,沒有好的商業模式,技術再好、產品再好、品牌再好、資產再大也沒有前途!豪不夸張的說,沒有好的商業模式,企業就沒有前途!如果企業經營的“原點”不能突破與創新,企業騰飛只能是癡人說夢。
事實證明,要想使企業獲得新的生存空間并能高效的持續盈利,必須依靠不斷創新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遠遠大于并包含了“盈利模式”,商業模式是“企業 戰略的戰略“,創新了商業模式,企業就能活得10倍乃至100倍,甚至1000倍的利潤,獲得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持續發展,更能對接風險投資與登 錄資本市場。”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商業模式贏天下。
那么什么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又包含哪些要素?對經濟寒冬中的印刷企業有何借鑒意義呢?
今天我們不妨從清華大學魏瑋、朱武祥兩位教授的魏朱六要素商業模型說起。
有些人認為,商業模式就是企業賺錢的方式,有些人則將商業模式描述為“清楚的說明一個公司如何通過價值鏈定位賺錢”;也有人將商業模式描述為在一個 公司的消費者、聯盟、供應商之間識別產品流、信息流、貨幣流和參與者主要利益的角色和關系。當然,還有人認為它是一個系統,包含各個環節與機制。
但通常認為,商業模式有三個層次,一是戰略層面,二是運營層面,三是經濟層面。對于商業模式的把握需要問六個問題:1、怎樣創造價值;2、為誰創造價值;3、競爭力和優勢來源;4、與競爭對手的差異;5、怎樣賺錢;6、時間、空間和規模的目標等。
大多數關于商業模式,尤其是與網絡經濟的探討,很多人狹義的認為:商業模式就是贏利模式,即企業如何盈利。實際上,贏利模式只是商業模式中的一個構成部分。
魏朱兩位教授認為,商業模式本質上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它解決的企業戰略制定前的戰略問題,同時也是連接客戶價值和企業價值的橋梁。不同的商 業模式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結局、如果說戰略決定了企業的定位及其為客戶提供的價值,商業模式則決定了如何實現企業的定位,傳遞期望的價值。
魏朱兩位教授認為,完整的商業模式體系包括了:1、定位;2、業務系統;3、關鍵資源核心能力;4、盈利模式;5、自由現金流結構;6、企業價值。這六個方面相互影響,構成了有機的商業模式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