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富陽區環保局收到省里對富春江水質斷面考核結果:2015年1月至11月全部優秀。這是10年來第一次。
短短4年,富春江水質一年邁上一個新臺階:2012年,水質數月不合格;2013年,全部合格;2014年,良好;2015年,優秀。
嬗變的背后,是富陽對造紙業壯士斷腕的整治行動。10年歷經6輪關停,造紙企業從460家縮減到125家;廢水排放量在2010年基礎上下降41.9%;COD排放量下降48.3%。
尤其令人贊嘆的是,當整治陣痛襲來,造紙業稅收占財政總收入比重從2010年的31%一路跌到2015年的8%時,富陽頂住壓力,大力發展信息經濟等新興產業,迅速補上缺口站穩腳跟,進而迸發出更強大的發展后勁。一幅水清岸綠、百業興旺的新“富春山居圖”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因水而憂,美麗富陽 不要黑色GDP
“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富陽自古以來就是聞名全國的造紙之鄉。上世紀90年代,富陽造紙業生產規模呈幾何級增長,成為“中國白板紙基地”。鼎盛時期,有近500家工廠、10萬從業者,造紙業稅收占當地財政總收入的半壁江山。
繁榮背后,卻是富春山水逐漸黯然變色
春江街道是富陽造紙業最大的集聚區。2011年調任春江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的汪金利這樣形容當時的場景:“整個街道都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緊挨著造紙廠的小溪臭水黏稠如粥,溪里立筷不倒。”
擁有40多家造紙廠的大源鎮,溪水變黑發臭,魚蝦絕跡。村民郎連根回憶:“一到夏天沿溪兩邊的村莊就彌漫惡臭。村里的老人不得不像候鳥一樣遷徙,跑去城里兒女家。”
彼時,富陽造紙業污染排放量占全區工業排放總量近九成。富陽區環保局、人大工委不斷收到市民、人大代表要求整治污水的意見建議……我省將造紙與電鍍、印染等重污染、高能耗產業并列為重點整治對象。
富陽痛下決心:治水首治造紙業
2013年3月22日,富陽召開動員大會,啟動造紙行業的“第六輪”落后產能淘汰工作。當年3月15日,讓很多造紙企業老板記憶猶新:《富陽日報》用了5個版,公布了當地237家造紙企業的信息,包括負責人、機器型號、產能指標等。時任道勤紙業老總的胡永明說:“這是政府鮮明的表態。一切都將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標準線以下將全部淘汰。”
因水而動,造紙業打響轉型升級攻堅戰
富陽造紙業轉型升級,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早在2005年,富陽就啟動了整治計劃,先后開展五輪淘汰工作,累計關停生產線近400條。
“但是,從關停企業的規模和生產情況看,前五輪主要是針對‘低小散’企業進行的關停淘汰,第六輪才是真正的壯士斷腕。”富陽區經信局副局長江衛亮說。
237家造紙企業全部面臨整治,要關停淘汰一批,整治提升一批,搬遷入園一批。“紙廠老板的損失、數萬員工的安置、隱藏的金融風險、急劇滑坡的財政收入……每一個環節,考驗的都是政府的智慧。”江衛亮說。
在政策引導下,一批造紙廠紛紛選擇轉型。孫丙國的國豐紙業改造紙為造無紡布,兩者工藝很相近;俞新民將年產值近8000萬元的老廠轉為高爾夫球生產基地,投身政府大力支持的體育產業,預計今年產值可達3億元。
留守的企業痛定思痛,全力“升級換代”。道勤紙業胡永明并購10余家造紙廠,重組成產能達30萬噸的金利造紙。新近誕生的永正控股,實際產能近300萬噸,躍居全國第五,浙江第一。
整治造紙業并非拋棄造紙業。有一點胡永明心里很清楚:要想繼續生存發展,必須先過環保這道關。在春江工業園區浙江板橋清園環保集團的中控室,記者看到大屏幕里顯示著造紙企業每天的排污情況。負責人倪冰說:“當排放量哪怕只超過指標1克,企業都會立即被系統強行‘停車’。”
截至2015年底,富陽237家造紙企業,關停112家,剩下125家全部進入造紙工業園,實行刷卡排污。新上馬的生產線工藝大大改進,生產一噸紙的污水排放量已從20余噸減少到10噸以下。未來富陽的規劃是:將造紙企業總數控制在50家左右,同時將造紙園區打造為循環經濟示范區,從廢紙、紙漿到成品、廢料的處理,都要循環化、生態化、減量化,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