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寧夏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685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3.8%,森林蓄積量增加到824萬立方米,新增濕地面積30萬畝,荒漠化面積減少到4183.5萬畝,林業及其相關產業產值達到200億元,步入歷史發展最好時期。
一是造林綠化成效顯著。緊緊依托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國家重點生態林業工程,扎實推進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綠化、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建設等工程。封飛造結合、喬灌草搭配,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累計完成人工造林417萬畝,封山育林268萬畝,中幼林撫育158萬畝。荒漠化治理450萬畝,全民義務植樹7000萬株,全區生態面貌不斷改善,優美生態環境成為寧夏靚麗名片。
二是資源管護全面加強。建立完善公益林管護體系,天保工程區資源管護面積達到1530.8萬畝,755.4萬畝國家級公益林納入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范圍。強化濕地保護與恢復,建成國家級濕地公園12個,自治區級濕地公園10個,濕地保護面積310萬畝,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40%,沙湖躋身“中國十大魅力濕地”。南華山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到6個,總面積達到643.6萬畝。加大封山禁牧力度,禁牧封育區內林草覆蓋度增加到40%以上。
三是執法水平不斷提升。建立完善林業有害生物聯防聯治機制,有害生物成災率下降到6.96‰,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2%,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100%。新建7個國家級及20個基層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加大涉林案件查處力度,組織開展“天網行動”、“候鳥行動”、“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等專項活動,涉林刑事案件破獲率92.4%,重特大涉林刑事案件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森林防火防控能力和應急處置水平明顯提升,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連續57年沒有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
四是特色產業健康發展。枸杞種植面積85萬畝,枸杞及相關產品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區最具競爭力的出口創匯農產品。賀蘭山東麓百萬畝葡萄產業帶逆勢發展,建成釀酒葡萄基地60萬畝,葡萄酒莊90家,成為世界優質釀酒葡萄產地之一。蘋果、紅棗、花卉、種苗、生態旅游、林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成為助農增收新途徑。
五是林業改革穩步推進。完成集體林權制度基礎改革,集體林地確權率達到100%,啟動集體林權流轉試點。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創建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297家,家庭林場735家,共有5.2萬農戶加入林業合作社。啟動國有林場改革試點。探索劃定并嚴守森林和林地、濕地、沙區植被、物種、自然保護區5條生態保護紅線。簡政放權,厘定林業行政權力和責任清單,清理行政職權107項,精簡率達57.5%。
六是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強化林業科技支撐,實施一批林業科技示范推廣項目,制訂、修訂地方標準、規程71項,發布52項,建成國家林業局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建成12個縣級林業科技推廣站和13個基層林業標準站。加強林木種苗建設,良種使用率達到55%。建成林地、森林、濕地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寧夏森林火險預警、森林防火通信、信息指揮3個系統省級框架,“森林公安警務綜合應用平臺”和“寧夏網絡森林醫院”運行正常。
七是林業民生明顯改善。扎實推進國有林場棚戶區改造,完成63個林場、5353戶危舊房改造,全區林場職工家庭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7平方米。實施國有林場扶貧項目,70個林場從中受益,14個偏遠林場告別吃水難。全區6879名國有林場職工全部納入社會保險補助范圍。綠化美化城鄉環境,啟動26個市民休閑森林公園改造建設,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建成22個美麗鄉鎮和44個美麗中心村生態示范點。重點林業工程社會效益不斷釋放,退耕還林工程惠及153萬農民,天保工程每年解決1萬人就業,實現國家要生態、農民得實惠。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