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是中國經濟的痼疾。它使得國民經濟運行失衡,資源配置扭曲,對真正有效率的投資形成“擠出效應”。過去兩年,中國政府將化解產能過剩作為經濟工作的一大重點。然而,中央的部署能否不折不扣地執行,仍有待觀察。許多省市宣稱其已超額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但是,名化而實保的做法仍較普遍。
春節前陸續公布的各省份2014年經濟數據,普遍低于預期。河北、山西等鋼鐵、煤炭產能過剩重災區,經濟尤為低迷。可以預見,2015年,產能過剩的矛盾會更加突出。正確認識當前產能過剩的性質和危害,并加以妥善應對,顯得更為重要和緊迫。
當前的產能過剩不同以往。從需求角度看,以前的產能過剩大都是周期性的,會被接下來的經濟高速增長所吸收。但是,當前的產能過剩并非“昨日重現”。它是過往中國特定發展階段和發展方式的產物。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曾有的巨大外需已一去不復返,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也不可逆轉,化解落后產能終究是個繞不過去的坎。指望經濟復蘇后的快速增長來吸收現有產能過剩,總體而言已是幻想。
中央政府對此有著清醒判斷,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與以往依靠行政手段實施“關停并轉”不同,這些舉措堅持市場化導向,將環境、資源成本內部化,成效令人期待。
還應當認識到,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很大程度上是非市場因素所致,特別是部分地方政府的不當介入,大大加劇了產能過剩。同時,市場機制在矯正產能過剩上的作用還未發揮出來。這些復雜情形,使得化解產能過剩還不得不使用必要的行政手段。但是,這并不能減弱構建化解產能過剩長效機制的緊迫性。
長效機制應該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這要求價格能真實、準確、及時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和資源的稀缺程度;二是政府準確定位,要解決市場失靈,通過制定環保、能效、安全、質量等標準,形成倒逼機制,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三是企業要具備實現產業升級的能力。相形之下,目前,中國的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相對滯后,政府監管越位、缺位并存,企業創新和升級能力較弱。這需要按照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框架,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
化解過剩產能,提升企業實力,兼并重組是有效途徑。實踐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一直是難題。目前,相關利益共享機制正在逐步建立,涉及的GDP統計、稅收等問題已基本解決,不過,兼并重組后節能環保指標分配等新問題,仍需明確。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則與國有企業改革密切相關,其進展取決于國企改革的推進力度。
從短期看,化解產能過剩有可能造成經濟進一步下滑,但是,穩增長與去產能的治本之策是一致的:通過繼續深化改革來實現產業升級,培育新的增長點。以穩增長的名義放緩化解過剩產能的腳步實非明智之舉。產能除舊布新,經濟重現活力,均有賴堅決推進一攬子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