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紙市場未來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到現在為止新聞紙廠的心是涼了。”在日前由中國報業協會組織召開的中國報業物資供應年會上,廣州造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銷售公司總經理韓春輝的這句話讓記者印象深刻,而這一個“涼”字也在其他與會新聞紙廠代表中引起了共鳴。
就在此前,依據此次年會傳遞出的信息刊發《國產新聞紙價格繼續下滑》一文,圍繞2014年國內外新聞紙供需市場、國內主要報社2014年用紙量、新聞紙市場未來走勢預測等話題進行了深度報道。而面對這些已然擺在眼前的并不樂觀的新聞紙市場現狀,如今有些無奈的韓春輝和其他新聞紙廠從業者對此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各新聞紙廠準備采取哪些措施應對市場不斷下滑的態勢呢?
核心觀點
國內新聞紙供應量將隨著2014年的減產以及各新聞紙廠庫存的慢慢消化,在經歷了新聞紙市場嚴重供大于求之后,于2015年回歸到正常范圍內,以使國內新聞紙市場供需趨于平衡。
2014年以來,國產新聞紙價格一直處于歷史低位,全國平均價格已經從4350元/噸下調到目前的4100元/噸。在如此態勢下,各新聞紙廠家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2014年以來,由于全國各大中小型新聞紙廠根據需求限產以及部分新聞紙廠轉產、停產,整體產量相比去年大幅度下降。
新聞紙生產廠家與各家報社唇齒相依、魚水情深,當下雙方都面臨著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抱團取暖,共同抗擊新聞紙和報業的寒冬。
新聞紙行業產能過剩、庫存增加、銷量下降等問題日趨嚴重,紙企應收賬款大幅增加,人力成本、環保投入、融資成本不斷攀升。市場的這些變化迫使新聞紙行業積極尋求出路,將優化升級、轉型開拓確定為一項重要工作。
2015年預測市場供需將趨平衡
2014年以來,國產新聞紙價格一直處于歷史低位,全國平均價格已經從4350元/噸下調到目前的4100元/噸。在如此態勢下,各新聞紙廠家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加之報業廣告經營下滑導致版面減少以及都市報發行量下降等因素,致使報業新聞紙采購量大幅下降,韓春輝感慨新聞紙廠如今已經“沒有了繼續擴張的動力”。
中國報業協會副秘書長胡懷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4年以來,由于全國各大中小型新聞紙廠根據需求限產以及部分新聞紙廠轉產、停產,整體產量相比上年大幅度下降。對于新聞紙廠紛紛采取的限產、轉產或停產措施,韓春輝用“冷靜”和“理性”來做出解釋——“目前的新聞紙市場價格和未來發展趨勢已經讓新聞紙廠家非常冷靜,廠家理性地進行新聞紙產能的合理優化,理性地安排新聞紙的減產和停產”。
對于近期業內外關于新媒體和紙質媒體未來發展前景的諸多討論,新聞紙廠家也有著自己的理解。韓春輝就對其中關于紙媒的不少激進言論并不認同,認為“片面夸大了新媒體的光環,而忽略了傳統紙媒的優勢”。在她看來,新媒體確實發展很快,但紙媒仍然是主流媒體的中堅力量,“根據我們向各大報社了解的情況,2015年的新聞紙需求量仍然基本保持了平穩或略有下降,部分報社新聞紙用量還有增長。因此,我們預計2015年新聞紙需求量總體仍將基本保持穩定”。
盡管“心涼了”,但各新聞紙廠還并未到絕望的程度。除了預測新聞紙需求量在未來將基本保持穩定外,胡懷福、韓春輝以及不少業內人士都預測,國內新聞紙的供應量也將隨著2014年的減產以及各新聞紙廠庫存的慢慢消化,在經歷新聞紙市場嚴重供大于求之后,于今年回歸到正常范圍內,以使國內新聞紙市場供需趨于平衡。
轉型發展增強抵抗風險能力
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長期來看每個行業都在不斷變化、都充滿了危機,如果不能及時應對必將被市場淘汰。2013年以來,受全球經濟形勢的持續影響,各報社、紙企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困難,特別是新聞紙行業產能過剩、庫存增加、銷量下降等問題日趨嚴重,紙企應收賬款大幅增加,人力成本、環保投入、融資成本不斷攀升。市場的這些變化迫使新聞紙行業積極尋求出路,將優化升級、轉型開拓確定為一項重要工作。
已經擁有50多年歷史的山東晨鳴集團,目前是以造林、紙漿、造紙為主業的全國唯一一家A、B、H三種股票上市公司,擁有壽光晨鳴、武漢晨鳴、江西晨鳴、吉林晨鳴、湛江晨鳴等10多家子公司,集團總資產500多億元,年漿紙產能800萬噸,進入中國企業500強和世界紙業10強,被評為中國上市公司百強企業。據集團新聞紙產品銷售公司總經理李焱介紹,近年來,集團先后投資近300億元加大結構調整,建設了高檔新聞紙、銅版紙、白卡紙、輕涂紙、生活紙、涂布白牛卡紙等10多條國際一流的生產線,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檔次。其中,在廣東湛江建成了無論是規模還是裝備水平都堪稱世界級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可年產100萬噸木漿和60萬噸高檔文化紙,開創了企業林漿紙一體化發展的新局面。
面對新聞紙市場的嚴峻形勢,山東華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如今也已經在“轉、調、創”方面采取了更加積極穩妥、成效明顯的措施。據華泰紙業副總經理李國順介紹,一方面,公司對新聞紙生產線進行了改造提升,調整產能、優化原料結構,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全面實現多品種、多規格、差異化生產;另一方面,將化工作為公司的第二大產業,大力發展鹽化工、精細化工,拉長化工產業鏈,同時積極推進現代物流、金融貿易等產業的協同發展,實現集團的多元化、可持續發展。
紙報攜手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去年以來,受國內外大環境影響,報業、出版印刷業和造紙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給紙報雙方帶來了新的挑戰,新聞紙企業也同樣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李焱表示,從內部來看,今年公司著眼于提升產品服務質量,對生產工藝、原料配比等進行了優化調整,產品質量達到了一個新的檔次和水平,但與此同時運行成本也明顯上升。目前情況下,公司把調整產品結構當作首要因素來考慮,每月生產1萬噸左右的文化紙來緩和新聞紙市場壓力,新聞紙生產由2014年初制定的39萬噸計劃壓減到去年年底的30萬噸,預計今年還將大幅度減產,并且春節期間還將以停機等措施來緩解虧損壓力。
而從企業外部來看,原材料、報紙需求、市場價格下滑、物流等問題,致使新聞紙生產企業已經進入全面虧損狀態。對此,李焱直言,如果這種形勢沒有新的變化,在短時間內企業即將迫不得已予以停產,形勢的確不容樂觀。“從紙報雙方合作的前景和結合市場目前紙價態勢,理性地恢復到4300元/噸~4500元/噸的價格區間,在保證不虧損的情況下企業尚能維持運行,因此,我們認為紙報雙方更應著眼于市場的長遠發展,加強溝通交流,誠信雙贏、攜手共進、互惠互利,共同維護長期穩定、健康有序的市場秩序。”
和李焱一樣,作為新聞紙企代表,韓春輝、李國順也都希望紙企與報社能夠“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在他們看來,新聞紙生產廠家與各家報社唇齒相依、魚水情深,當下雙方都面臨著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抱團取暖,共同抗擊新聞紙和報業的寒冬。“今年新聞紙廠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但他們沒有因為虧損而大面積轉產,沒有因為虧損而降低新聞紙產品的質量,沒有因為虧損而降低服務的標準,確保了報紙的正常高質量出版;同樣,報業也面臨轉型的壓力,但很多報社看到了目前的形勢、發出了理性的聲音,從我們對新聞紙市場形勢的調查中可以看到,他們不希望新聞紙市場大起大落,不愿看到新聞紙廠家因為虧損而停產,希望紙報理性看待新聞紙市場形勢變化。”胡懷福從行業協會的角度認為,雖然前路仍然困難重重,但希望紙報能夠攜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任,多一些寬容,多一些溝通,必定會共渡難關。
此外,針對報業當前發行遇到的困境,胡懷福希望報業能夠盡快轉型升級,通過發行價值再造,在報紙的紙介質日漸被新介質替代的情勢下,努力使報紙的功能發揮到極致、效益提高到極致,使傳統報業得以有實力、有機會、體面地順利轉型。他說,“《中國青年報》通過中青大講堂擴大報紙的影響力并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浙報傳媒通過養安享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創新‘新聞+服務’媒體轉型理念并擴大傳媒影響力,杭報集團旗下‘每日送’將同城配送上升為戰略核心業務,既增加了每日發送單量,又與報刊發行業務匹配,提高了報紙的發行量,《鹽阜大眾報》借助‘傳媒+演藝’跨界經營的模式使廣告成功增量等,都是報業可以借鑒學習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