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砍柴網刊載了1條消息,稱“隨著日本旅游的火熱和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臨近,日本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凸版(Toppan)印刷株式會社用VR技術(虛擬增強)再現日本古城的生意迎來了高峰”,走出了一條“把博物館、古建筑、旅游景點變成VR”的商業化途徑。他們的客戶“從滋賀縣的彥根城到大阪的仁德天皇殿、九州國立博物館的王塚古墳,他們的委托方既有當地政府,也有希望增添游覽體驗的地方博物館。”過去幾年,凸版已經制作完成的VR作品有50多個,“讓觀眾和游客看到未經戰爭、地震、自然惡化的全盛時期的日本神龕、寺廟和城堡,就像他們在幾百年前的樣子”,而這類“被定為國寶的或重要文化財產的地方”在日本有13000處。這一報道清楚地告訴我們:在印刷市場因互聯網出現發生變化的時分,唯有尋覓新的增長點才能激發企業的生命力,唯有跨界融合百年老店才有可能永葆青春。
其實,這幾年國內的印刷企業在轉型升級中打破傳統邊界、走跨界融合發展道路的同樣不在少數。
利用印刷企業敏于色彩、懂得數字掃描技術的優勢,主動把觸角伸進博物館、藝術宮,甚至是洞窟,把文物字畫、歷史遺跡變成數字資料,這除了有助于歷史傳承,更多地是尋求延伸開發,變成外來觀光者喜聞樂見的商品,宣傳中華文化。立志于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合作的雅昌公司、數年來堅持在南疆龜茲洞窟工作的上海印刷(集團)公司無疑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智能化標簽(RFID)、印刷線路板的生產,其微電子線路設計的成分遠大于印刷成份,但早在2010年,中華商務公司便聯手復旦大學成立集速智能標簽公司涉足這一領域,為世博會提供電子門票。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培育,現已迎來發展的春天。
除外,把化學涂布應用于有著防銹、保鮮、防滲漏等特殊要求的包裝箱,把裸眼3D、光柵、鋰離子電池薄膜等新興技術融進自己產品的印刷企業都已陸續出現。可以想象,不用太久,印刷企業完全有可能生產出能清晰反應食品保質期的傳感器和供醫院為患者檢查使用的OLED膠囊,整個社會就是在這樣的彼此融合中不斷進步,淘汰落后。
強調印刷企業應該思考跨界融合絕非是丟掉印刷人從事印刷的初心,而是強調突破常規,應該伴隨著市場的變化、消費者的需求與時俱進,讓習以為常的產品變得更為奪目、出彩。否則,印刷企業不能以滿足用戶需求為出發點主動革命,那其他行業就有可能來革印刷的命。
印刷企業一般被認為有三種屬性:其一是工業生產屬性,按照客戶要求完成訂單;其二是文化創意屬性,客戶對印刷企業和遍布大街小巷的數字印刷門店帶有鮮明的創意設計要求;其三是現代服務屬性,唯有做好服務,才能吸引更多客戶。在這三者中,作為加工制造業的印刷最本質的是服務屬性。既然是服務,就得有先于客戶的市場敏感,善于抓住市場的瞬息變化,善于挖掘消費者的需求,善于學會跨界融會,善于實現不同介質、不同工藝、不同材料間的嫁接,做好了這一點,很有可能就會闖出一片新天地。
新興的市場在善于感悟、敏于開發的印刷經營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