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近些年外賣發展迅猛,市場數據顯示,2016年外賣市場整體交易額達1700億元,總單量達33億單。由于外賣包裝多使用塑料袋和塑料餐盒,必然地會產生塑料垃圾。于是乎,近期一篇叫做《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的文章流傳甚廣。文中,那些“環保主義者”聲稱:外賣帶來垃圾圍城,而其中的“塑料微粒”通過體系循環,會以另一種形式進入人類的身體,從而危害健康。
乍看聳人聽聞,但是細細思量后,也不難發現其中存在的“錯誤歸因”、“訴諸感情”等巨大的邏輯謬誤。
首先,文中透露,一天的外賣垃圾的數量是350噸,一年12萬噸,看起來數量很大。但是,中國每年塑料制品的產量高達7560.8萬噸,外賣垃圾實際上只占其中千分之一!再看一組數據:2015年,我國全年使用塑料袋約2萬億個,其中在線外賣僅占10億個左右;2016年,我國全年使用一次餐盒約340億只,其中在線外賣行業消費約76億只,占比僅為22%,并不是餐盒使用的大頭。
與外賣垃圾相比,人們日常使用的食品或物品包裝袋、膠帶、農用薄膜在2015年的產量達到1305萬噸,已經占到整個塑料制品產量的15.7%;還有,中國每年光進口廢塑料就達735萬噸,這個量,中國外賣行業按照2016年的規模,要歷時半個世紀才能造出來。
說到這里,結論其實已經很明顯了:塑料污染是地球之殤,把主要矛頭對準快餐業,這實在有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不過,被指毀滅中國人下一代的“塑料微粒”確實存在。英國《金融時報》曾報道,全球每年光傾倒入海洋的塑料就達800萬噸,海底垃圾大部分是塑料。
2015年,美國科普雜志《科學美國人》發布了一份有關中國食鹽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從中國各地所購的15個品牌的普通食鹽中,都發現了用于生產塑料瓶的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以及玻璃紙和其他多種塑料。海鹽被塑料污染的程度最高。每磅(453g)中所含的塑料顆粒高達1200余粒。鹽礦食鹽的塑料微粒雖相對略低,但也達800粒。
其實,這個試驗在美國、澳大利亞都有做過,它們的鹽也一樣。
所有這些,并非中國人吃了幾年快餐導致的。那些塑料垃圾及其長期影響,發達國家貢獻了絕大部分。可以說,今天的地球正在為100年前的發明、為最早享受到這些發明成果的那一部分還債。
在輿論的誤導下,仿佛外賣已經是環境的一號殺手了,那你離不開的快遞、手機、空調呢?
非營利性民間智庫智谷趨勢摘選了以下幾組數據:
國家郵政局統計,2016年中國全年快遞量313.5億件,年人均快遞23件。光是打包快遞一年使用的膠帶總長,就有3.3億卷,可以繞赤道425圈;一年消耗的包裝箱就有99.22億個,每年使用的不可降解塑料袋約68億個;
常用的服裝包裝盒是7號快遞箱,一個包裝盒展開后的面積大約為1平方米,一年的包裝箱正好可以鋪滿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現在的包裝箱多為瓦楞紙,每個包裝箱重約100克,快遞盒每用掉一噸紙,就需要砍伐20棵20-40年的大樹,同時消耗1500升燃油。保守估計一年使用的紙箱重量為100萬噸,需要砍伐2000萬棵20-40年的大樹,減少森林面積160萬平方米。而這些紙箱的回收率僅為41%。因此,即使通過回收,我們一年耗費的快遞箱,也相當于減少了11個大興安嶺的面積。
作為空調制冷劑的氟里昂,全世界年排放量為180萬噸,即使換成環保型制冷劑,對環境的污染也仍然存在。環保部門曾經提到,我國建筑耗能約占社會商品能源總消費類的25%,其中建筑空調系統能耗約占建筑能耗的50%。空調已經成為耗能大殺手。
還有現如今人手一部的手機。實際上,廢舊的手機電池才是最大的污染源,一塊廢電池可以污染6萬升水,相當于3個標準游泳池。多打一局農藥,就縮短了20分鐘的手機壽命,你離手機電池報廢、為污染水源又盡了一份力。
2016年中國手機銷量20.5億臺,等這一年的手機報廢,這些手機的電池將會污染11942個西湖,要知道,連北京市電池回收率都不足2%……
所以,一味把垃圾圍城歸咎于外賣,非但無助于改善情況,反而容易讓我們忽視最值得關注和最亟待解決的問題。那些呼吁減少訂外賣甚至取締外賣平臺的人,也很可能并非是對外賣垃圾深痛惡絕,而僅僅是因為他們基本不點外賣。同樣地,盡管快遞和手機帶來的環境污染更嚴重,但由于這年頭戒網購戒手幾乎不可能,我們便極少看到有因為污染問題而抵制快遞和手機的論調。
當今的中國,的確需要一些聲音來喚起大家對環保問題的重視,但我們需要的,絕不是“外賣毀掉下一代”這種標題黨和偽科學。
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大家一起重視起來,世界才能更美好,同時也擁有更環保的生活方式。最后如如果有包裝的需要,上紙引未來網。
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大家一起重視起來,世界才能更美好,同時也擁有更環保的生活方式。最后如如果有包裝的需要,上紙引未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