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為期五天的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拉開帷幕,各類實體書出版物“爭奇斗艷”的同時,一批規格各異的電子書閱讀器及數字閱讀相關產品也在會上亮相,贏得不少人關注。
曾有人預言:紙質書行將走進博物館。言外之意,傳承了上千年“文字和紙張”完美結合的各類圖書,在不久的將來將會終結其“生命”并且退出歷史舞臺,數字化閱讀方式將成為主流。比如,今年4月,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9.9%,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8.2%,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個百分點,已是連續8年上升,由此說明,數字化閱讀方式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和閱讀習慣。
然而,在當今數字化閱讀方式“咄咄逼人”的態勢下,傳統實體圖書并沒有拱手讓出市場,反而還在堅守陣地,并且著手予以“反擊”。比如,《2016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為701億,較2015年的624億同比增長12.30%,延續了2015年的增長勢頭。這說明,實體圖書并未走向衰落。不過,面對數字化閱讀方式的繼續推進,實體圖書究竟路在何方呢?這無疑也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現實問題。之所以值得高度關注,是因為,一方面,那些從事傳統圖書出版發行的商家在關注,這涉及到未來圖書出版發行方面的決策和管理,需要積極適應市場的需求和風向轉變;另一方面,則是廣大公眾在高度關注,因為一旦實體圖書市場走向沒落,數字閱讀遍地開花,將倒逼一些讀者改變自己的閱讀習慣,不得不“與時俱進”去適應數字閱讀的習慣。
實際上,一邊是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的逐年上升,另一邊是“紙質書行將走進博物館”的類似話題愈演愈烈,兩者之間已經呈現出鮮明的“對立”,也已經預示著數字化閱讀方式與實體圖書之間的大戰戰幕已經拉開,最終“鹿死誰手”恐怕將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俗話說,市場不相信眼淚。盡管數字化閱讀方式“風生水起”,短短的幾年,就幾乎占據了閱讀市場的半壁江山,但是數字化閱讀方式想“獨霸市場”,恐怕還需要相當長的一個過程。比如,按照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數據來看,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86本,其中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比電子書3.21本的閱讀量要高,這足以說明,習慣于閱讀紙質圖書的大有人在,紙質圖書市場所占據的半壁江山,短時間內,數字化閱讀也難以撼動。
對于紙質圖書與數字化閱讀方式之間的“紛爭”,特別是紙質圖書會不會進入“博物館”的爭議,小編以為,這個問題不妨交給市場來作決定。俗話說:“眾口難調”,現實生活中,總有人還在喜歡紙質圖書閱讀,盡管喜歡數字化閱讀方式的群體在增加,但是兩者之間在短時間內,將很難分出勝負。然而無論何種閱讀方式,只要是能夠促進大眾閱讀習慣的養成,提升閱讀的愉悅感和知識積累,就都應當鼓勵其發展,而不是妄言誰將打敗誰,誰會擠垮誰。
閱讀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讓市場來順應潮流,才是最正確的。
最后如果有任何紙制品的需要,上紙引未來網。
閱讀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讓市場來順應潮流,才是最正確的。
最后如果有任何紙制品的需要,上紙引未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