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財政局獲悉,在供給側結構改革方面,本市財政突出疏解功能、自主創新、優化結構、協同發展,廣泛使用減稅降費、基金、PPP等方式,在資金監管上更多強調績效,不斷深化財稅改革。其中,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本市去年共動用專項資金80億元,用于引導各區騰退一般制造業、區域性市場和區域性物流功能。
2016年,本市注重疏解非首都功能與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相銜接,加快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共安排了專項資金80億元,用于引導各區騰退一般制造業、區域性市場和區域性物流功能。同時,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設立北京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采取市場化的方式設立子基金,充分帶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投資。例如,城市副中心建設基金積極參與副中心建設,已投資八里橋棚改、“兩站一街”項目,并帶動社會資本近400億元;京冀協同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投資支持了唐曹高速項目、曹妃甸工人醫院PPP項目;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基金支持了華勝天成、樂視、賽升藥業、工美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通過政府財政資金投入,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創新驅動產業、戰略主導產業和政府鼓勵進入的領域,推動產業跨越式發展。”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去年,本市落實中央結構性減稅政策,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納入試點范圍。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市89.3萬戶試點納稅人順利完成稅制轉換,營改增減稅641.4億元,其中四大行業擴圍新增減稅175.7億元,減稅效應明顯。同時,從2016年5月1日起,階段性下調本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20%降低至19%,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1%降低至0.8%。繳費比例調整后,本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每月減負6億元,失業保險每月減負近1億元,合計每年降費達84億,切實降低企業繳費成本。
在民生方面,繼續加大教育、養老、社保、醫療衛生、文化體育、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投入,確保民生投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始終保持在八成以上,積極籌措資金用于養老照料中心建設、資助失智老年人配備防走失手環等重要政府民生領域實事項目。投入280余億元,用于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持全市保障房新開工5.6萬套,竣工6.4萬套,棚戶區改造新開工4.41萬套(戶),持續改善居民居住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