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南寧學院一張“校園禁止外賣、禁止打包”的通知在網上引起熱議,校方的解釋其中一條是打包的食物帶來了成堆的垃圾。不管校方的做法是否妥當,但不斷升溫的外賣生意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外賣垃圾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熱心市民建議:有的未受污染的外賣包裝袋,可即時回收用于再利用。
天越冷,
外賣越火,外賣包裝越多
最近,氣溫越來越低,外賣生意卻越來越火。昨天上午十一點不到,夢溪路上一家飯店已經在緊張地打包飯菜,外賣騎手王師傅一邊忙著取餐,一邊告訴記者,天越冷,外賣的生意越好。談及外賣垃圾,他直截了當地說:“外賣包裝確實不少,尤其是現在天冷,有的商家為了保溫,還會再多包一層。”王師傅說,一般來說,一份外賣的標配是一個包裝盒,一張餐巾紙和一雙一次性筷子,“有的還送勺子,送湯,湯還得加一份包裝。”
同樣注意到外賣包裝增多的,還有在丁卯橋路上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的葉小姐,她對記者說,因為單位沒有食堂,每到中午,使用外賣APP訂飯已經成為公司職員的慣例。“每次吃完,就是一堆垃圾,各種包裝袋和餐盒。”她還告訴記者,泛濫的外賣垃圾,讓單位保潔員也忍不住叫苦,“本來我們都扔在單位的垃圾桶里,后來保潔員抱怨外賣垃圾太多,湯湯水水的不好收拾,我們就統一扔到了樓下的垃圾箱。”
外賣包裝,
環境成本與經濟成本都不低
“這些外賣產生的垃圾就是白色污染啊,不過以前是白色的,現在是透明的而已。”市民王小姐這樣評價外賣包裝,她認為這些外賣垃圾,帶來了令人憂心的環境成本,“畢竟都是塑料制品,也沒見可降解的標識,也沒聽說過可以回收。”
除了環境成本,外賣包裝的經濟成本也不低,記者搜索淘寶發現,一般常見的透明塑料打包盒一個約在0.5元,保溫材料的隔熱袋略貴一些,約在1元左右,再加上一次性筷子、餐巾紙等,一份外賣包裝的成本約在1元多,“基本上餐盒費不賺錢,就是成本價,如果搞活動,我們還得貼點。”夢溪路上一家飯店的老板稱,“而且這個錢也不能省,必須打包的嚴實,要不然顧客會投訴。”
市民送妙招:
外賣包裝也能經濟環保
“送來的食物用餐盒包得好好的,外面又包了一層這種袋子。”在中山東路某單位上班的市民馬先生給記者展示了他最近收到的一種外賣袋(見左圖晏海雁攝),銀色的棉質保溫袋子,看著依舊干凈整潔,“像這種在包裝外面又打包的袋子,一點都沒有臟,完全可以再利用啊。”馬先生建議道,“快遞員送到外賣后,如果袋子沒臟沒破,可以立即向顧客回收,店家也可以考慮低價回購這些袋子。”
“現在外賣過度包裝不少,我會把還能用的袋子留出來當垃圾袋,也算二次利用了。”葉小姐也熱心提議,“還有外賣送的湯,有的人從來不喝,如果點外賣的動動手指給賣家留個言,也能省下一些包裝袋。”她認為:“只要多留心一點,外賣包裝也可以多發揮點作用,經濟又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