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起,山西紙媒相繼邁出融合步伐,推動融合項目建設。但與中央和兄弟省區市紙媒相比,整體發展略顯滯后。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復制拷貝成熟模式,當是山西紙媒實現“彎道超車”的一條捷徑。
山西紙媒融合發展現狀
山西紙媒有過20多年的發展黃金期,但沒有一家媒體抓住機遇完成產業多元布局、實現資本市場突圍。因此,進入衰落階段,山西紙媒經營支柱依舊是廣告和發行。
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山西紙媒的經營現狀:2013年,山西報紙總發行量21.94億份,營業收入10.26億元,主營收入9.43億元;2014年總發行量21.6億份,營業收入9.55億元,主營收入8.89億元;2015年總發行量20.35億份,營業收入9.53億元,主營收入6.3億元。這組數據表明,山西報業發行量、營業收入、主營收入呈現連續下降趨勢。
2013年起,或因經營危機倒逼,或因主動謀求轉型,山西紙媒紛紛走上融合發展之路。通過近幾年的發展,不同程度構建起了微博、微信、客戶端、手機網站、手機報等新媒體平臺,一些還入駐了今日頭條號、一點資訊等第三方平臺,成為這些平臺的無償內容提供商。其中,山西日報、山西晚報等省級媒體,太原、長治等的市級黨報媒體完善了“兩微一端”新媒體標配。
但從融合效果看,其實并不理想。官方微信,普遍存在定位不明晰、內容同質化的問題;官方微博,粉絲大多在千人以下,甚至淪為“僵尸微博”,僅山西日報、山西晚報粉絲突破400萬;入駐第三方客戶端,用戶數據保存在平臺運營方,媒體無法通過后期數據處理提升服務;媒體融合標志性項目,融媒體中心建設都停滯在“紙上談兵”階段;體制機制創新沒有實質性進展,媒體財力、人力、物力投入仍在向紙媒傾斜,沒有一家媒體在部門設置、編審流程、考核機制方面實現破局。
經營困頓、融合落后,也給紙媒發展帶來諸多挑戰。經營下滑導致一些都市類報紙一再縮減版面,內容生產能力下降;收入下降甚至欠薪,造成優秀媒體人才跳槽、離職;自有資金捉襟見肘,新的媒體融合項目難以實施,已實施項目也無法帶來效益。
全國紙媒融合轉型路徑
本課題組先后赴人民日報和吉林、河北、甘肅、陜西、河南、四川、重慶、湖北、海南、深圳、蘇州、青島等省、市級黨報、都市報及重點新聞網站實地學習考察,多次參加中國報協、各級媒體牽頭組織的媒體融合發展論壇,與業界深入交流探討媒體轉型、融合發展這一時代命題。融合創新、轉型發展已成為大家的共識。結合調研,我們總結出了當前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幾種模式、布局和路徑。
紙媒融合主要有四種模式:一是“借船”模式,在第三方平臺開設公眾賬號;二是“造船”模式,獨立開發運營客戶端、手機報、戶外電子屏;三是“買船”模式,通過收購、并購,為我所有,如浙報集團收購邊鋒和浩方股權;四是“賣船”模式,即轉變經營重點,關注非傳統媒體業務(目前這一模式不具代表性)。
紙媒轉型融合主要有三大布局:一是延伸改良式,在原有紙媒流程和內容體系外延伸新媒體業務,目前不少紙媒還停留在這一“+互聯網”階段;二是新媒體帶動式,以人民日報社“中央廚房”、浙報集團“媒立方”為代表,以新媒體建設為先導驅動紙媒體系轉型;三是整體轉換式,以“澎湃新聞”、鄭州報業“新聞超市”為代表,放棄原有的紙媒運作體系,構建全新的全媒體運作模式。
全國紙媒你追我趕、奮楫爭先,不斷將媒體融合推向縱深發展,主要探索出六條轉型融合路徑:一是以“用戶”為核心,一體化轉型。發展“用戶”,是紙媒實現正確輿論導向的需要,也是媒體自身實現價值補償和價值增值的需要。人民日報社聚集用戶、服務用戶,從報紙發展到10多種載體,逐步構建起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
二是以“政務”為基礎,與智慧政務合力發展。紙媒豐富的政經資源,是區別于自媒體和商業網站獨一無二的優勢。浙報集團承接浙江省政府門戶網站等內容發布及運營,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開發運維河南省政府官方網站等,紙媒正在探索一條媒體融合與智慧政務、政務服務相結合的新路徑。
三是以“服務”為依托,發力智慧生活建設。用新聞吸引客戶關注,用優質服務沉淀客戶。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海都公眾U我”平臺搭建“互聯網+民生服務”生態圈,已推廣至50多個城市。
四是以“市場”為導向,靠“模式輸出”贏利。紙媒轉型亟須破解用戶流失和贏利模式乏力的瓶頸。青島掌控傳媒參與共建了60多家報社、電視臺新媒體平臺,并進一步形成集聚效應,集技術輸出與贏利模式輸出為一體的“掌上”模式輸出,已成為青島掌控傳媒重要的經濟支柱。
五是以“資本”為紐帶,助推融合發展。人民網、新華網、浙報集團、荊楚網、華媒控股、粵傳媒、博瑞傳播、北國傳媒等先后在主板上市或“新三板”掛牌,以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倒逼媒體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媒體轉型融合。
六是以“技術”“內容”聯姻,打造區域融媒高地。紙媒有內容、品牌、公信力,互聯網公司有技術優勢,這些都為二者合作創造了條件。人民日報社先后與上海、河南、四川等省級黨報集團合作共建“中央廚房”,ZAKER先后與《楚天金報》等共同打造區域融媒體,推動技術與內容基因結合重生。
山西紙媒融合轉型探索
調研發現,無論是中央還是省級媒體,無論其選用何種模式、路徑,其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核心是平臺融合,即實現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的深度融合和“策、采、編、發”的“自我革命”。
因此,以“平臺融合”為核心,加強戰略統籌和規劃引導,建設平臺型客戶端等生態級、平臺級的新媒體產品,是當前山西紙媒融合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要通過內容融合和渠道融合為平臺輸入資源,通過經營融合創新平臺商業模式和體制機制,通過管理融合為平臺有效運轉提供強力保障。
那么,山西紙媒應該建設怎樣的平臺來推進融合轉型呢?對于黨報媒體來說,可以借鑒人民日報社“中央廚房”為代表的“融媒體中心”“金字塔”式整體架構,以“融媒體平臺”建設為抓手,倒逼組織結構、考核機制、管理機制改革創新;發揮黨報政經資源優勢,打造政經類客戶端新媒體產品;積極開拓智慧政務、政務服務市場,推進經營創新。對于都市類媒體來說,可以依托市場化程度高、親民便民等優勢,引進先進的資本、技術、項目,打造生活服務類新媒體產品,創新生活服務模式,把讀者需求轉化為市場價值;逐步實現公司化運營、項目制管理,加快建立市場化的薪酬和激勵機制,進而凝聚激發廣大員工的創業激情和熱情。
資本與技術是驅動媒體融合的兩個輪子,對于紙媒來說,卻是融合發展的“絆腳石”。怎樣解決資金瓶頸呢?紙媒既要用好媒體融合發展、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爭取財政支持,也要積極引進銀行貸款、民間資本等社會資金,探索建立媒體控股、多元投入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體,乃至借力資本市場,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如何破解技術短板?一方面可以“借船出海”,把別人成熟的技術、平臺、渠道拿來為我所用;另一方面,一些技術領先的媒體,開發了“云”服務,類似“兩微”平臺,可以直接接入運行。
在破解了融合難題、搭建起融合平臺的基礎上,山西紙媒還要努力以“新聞”“政務”快速聚集用戶,以“服務”提升用戶黏性,以大數據處理提供智庫類增值服務,積極探索以電商、IP資源、借力資本市場等經營模式創新,推動融合發展、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