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意在轉型升級
為貫徹落實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做 好我市去產能工作,根據《梅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2016-2018年)》,我市也專門制定了《梅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行動計劃(2016-2018年)》(以下簡稱《去產能計劃》),從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重點任務與政策措施、組織保障與督查考核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旨在通過“行政+市場”的力量優化我市數個重、化工業和重點行業的產業機構,分類處置,以兼并重組、升級改造等多種手段提高相關的產業核心競爭力。
“去產能”即化解產能過剩,是指為了解決產品供過于求而引起產品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尋求對生產設備及產品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方法。由于我國部分產業供過于求矛盾日益凸顯,傳統制造業產能普遍過剩,特別是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消耗、高排放行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把“去產能”列為2016年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并明確了“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的思路。
由于現在要進行去產能的領域幾乎全部都涉及重、化工企業。當落后的或者過剩的重、化工業產能被淘汰后,服務領域的新動能發展起來往往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容納大部分去產能領域富余的勞動力,說明去產能和產業機構調整、優化、升級是緊密相連的,這也使得我們各級政府有動力下功夫去推動去產能的工作。
梅州“去產能”任務不重
我市去產能的目標任務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妥善處置“僵尸企業”,2017年基本實現“僵尸企業”市場出清,特困企業虧損總額和資產負債率明顯下降;2018年“僵尸企業”全部實現市場出清,經營性虧損企業虧損額顯著下降。二是落后和過剩產能加快退出:包括通過兩年時間全面完成省下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水泥熟料產能嚴格控制在總體規劃范圍內;嚴控煉鋼、水泥(熟料及磨機)、造紙、印染、鉛蓄電池、稀土6個行業新上項目;至2017年底淘汰落后和過剩造紙產能4.37萬噸,整個“十三五”期間淘汰落后和過剩造紙產能5.35萬噸、過剩印染產能3000萬米。
記者了解到,針對僵尸企業的處置,我市出臺了《市屬國企出清重組“僵尸企業”促進國資結構優化實施方案》,全市共清理出市縣兩級共有僵尸企業數目100家,其中市直屬66家全部為關停狀態的企業,縣級34家亦幾乎都為關停企業,僅4家為困難企業。在上月召開的市委六屆七次全會上,我市作出到今年年底要將市屬關停企業基本出清,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有價值資產得到有效處置的決定。
據市發改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市相關單位正按照《梅州市“十三五”期間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工作思路和安排的通知》的總體要求,落實抓好年度目標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由于我市在2014和2015年兩年時間內已經進行了大量工作,剩余需要淘汰的落后產能和需要壓縮的過剩產能都不多,相應任務也沒那么沉重。據了解,截至2015年,我市累計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384萬噸,粉磨產能110萬噸、銅冶煉產能1.5萬噸、造紙產能5.58萬噸。其中,立窯水泥已全面退出梅州市場,目前過剩產能主要集中在造紙和印染兩個行業。
“去產能”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十三五’期間,全市還將淘汰4家造紙企業7萬噸產能,1家印染企業3000萬米產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其中興寧市有1家造紙企業在去年已經完成去產能工作,今年計劃淘汰的4.37萬噸產能的3家造紙廠皆已停產,所占的經濟份額在全市的總體比例非常之小,幾乎不會對所處行業的市場造成多大的波動。
據介紹,我市總共有大大小小的造紙廠二三十家,總產能有五十多萬噸,而“十三五”計劃淘汰過剩的造紙產能只占總體產能的十分之一,且四家被列入壓縮淘汰的企業皆是主動提出淘汰。
記者在位于梅江區城北鎮明陽村的群光紙廠看到,占地約三畝的造紙廠在去年6月便已經停產。生產經營了28年的紙廠廠房里,除一臺直徑2.5米的2100型造紙設備因為較難拆除外,其余設施已經差不多拆光了,廠房里稀稀落落,只剩下保潔工人正在清理廢物。梅江區經濟和信息化局經濟運行股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月底該處設備也將被完全清除,屆時將通過市和省兩級專家的檢查驗收最終落實去產能任務。
該局產業技術質量股負責人李征介紹,前期該局工作人員也會通過親自走訪,先了解有哪些企業是在淘汰目錄范圍內的,待了解之后會再跟主體企業協商,宣傳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的扶持和補助政策,間接實現了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企業一方在了解之后基本上都是主動提出自愿進行淘汰。”李征說到,淘汰了之后如果能轉型生產新的產品或者改造一批新的生產線,排污肯定比眼下淘汰的要少,對社會經濟和人們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都會有好處。
據造紙廠老板介紹,由于近年來造紙行業在環保上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每一次的測評都必須達標,所以已經很難經營生存了。如今,王群光的造紙廠已轉型做分切紙貿易銷售,在去產能的大環境背景下不自覺地實現了優化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