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包裝邊角料,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垃圾,但在南平小伙周凱和他的團隊眼里,卻都是寶貝。原本不起眼的邊角料、廢紙,通過各種處理,可以成為一件件生活中的創意產品:紙做的錢包,扯不破、可水洗;紙做的椅子,可以承受約300斤的重量。小小的紙張,變身文創產品,遠銷德國、日本等地。
包裝邊角料,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垃圾,但在南平小伙周凱和他的團隊眼里,卻都是寶貝。原本不起眼的邊角料、廢紙,通過各種處理,可以成為一件件生活中的創意產品:紙做的錢包,扯不破、可水洗;紙做的椅子,可以承受約300斤的重量。小小的紙張,變身文創產品,遠銷德國、日本等地。 “一輩子就堅持做好‘紙’這件事”。15歲就開始做紙的周凱,起初,只是因為對紙張的浪費心生惋惜,之后,他憑借好奇心另辟蹊徑,鉆研再生紙,以匠人之心,讓再生紙“重生”為創意紙品,不但有效提升了傳統包裝生產的環保水平,也延伸了傳統紙業的產業鏈。 走進周凱位于福州金山的“九宮格”公司展廳,各類紙質產品映入眼簾,水筆、記事本、錢包、購物袋、拖鞋、椅子、燈具……琳瑯滿目,涵蓋辦公類、家居類等各大領域,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紙業的認知。 “以前,一些人對紙質產品的第一印象都是不耐用,但我們在技術上做了很多創新。”周凱說,紙做的錢包,再進行物理和化學處理,添加植物淀粉、天然乳膠成分后,能做到扯不破、可水洗。 而更奇特的是,一張紙質折疊椅,收起時大約就一本書的厚度,融入了蜂房構造原理,展開當做椅子,可以承受大約300斤的重量。 這些產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基本都是以再生紙為原材料。與原生漿紙相比,再生紙最顯著的特點是能直接降低林木資源的壓力,減少生態環境破壞。周凱說,每一噸紙的生產,都需要砍伐大約17棵種植30到35年的樹。創意產品運用再生紙,如水洗牛皮紙、瓦楞紙等,而這些再生紙又來源于回收的廢紙,對保護木材資源意義重大。“據計算,再生紙每噸可以節省木材3立方米,節煤1.2噸,節電600千瓦時,節水100立方米,節省化工原料300公斤。” 兒子做手工,激發他的創意靈感 1982年出生的周凱告訴記者,他的老家在南平政和縣,因為家境貧寒,周凱讀到初中便輟學了。那時的他只有15歲,進入一家印刷廠成為一線印刷工。因骨子里有一股出人頭地的沖勁,兩年后,周凱開了間小工廠和文印店,但他的第一次創業并不成功。 “我很感謝起步階段起起伏伏的經歷,磨礪了我的意志。”2010年,周凱投資幾十萬元,創立了“九宮格”公司,以產品包裝印刷為主業。公司成長迅速,業務越做越大,吸引了不少知名企業客戶,年營業額很快突破1000萬元。 “但我一直有一種感覺,自己精心設計的外包裝,很多最后都被人隨意丟進垃圾桶,看著心疼。”周凱回憶道,而且產品包裝量大了,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邊角料。周凱開始思考轉型,兒子的一次天真之舉,把邊角料帶回家做手工,激發了他的創意靈感:何不利用廢料,再生制造一些文創產品。 “這樣做,既避免了包裝原材料的浪費,又可以豐富公司產品,同時向全社會喚起環保理念,可謂一舉三得。”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2014年底他開始了自己的紙張“革命”,推出了再生紙創意產品。去年的“廣交會”上,周凱的產品一擺上展臺,就吸引了來自德國、日本等國外客商的訂單。 用一輩子,做好“紙”這件事 “尋找從傳統工藝中復蘇的力量。”周凱這樣形容自己的產品。從平淡無奇的紙,變成一個創意紙品,其制作過程和皮革、布料等其他材質不一樣,如果在最后一刻,錯了一針,那就會使整件紙品報廢。“正因如此,才需要我們有一顆匠人的心,需要懷著嚴謹的態度。” “我現在更加堅定了,一輩子就堅持做好‘紙’這件事。”周凱說道。通過進校園、互聯網等營銷方式,周凱的創意紙品頭一年就賣出百萬以上的銷量,同時收獲了不少國內設計大獎。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文化創意產業。但如何讓自己的產品真正賣出去,被消費者所接受,成為其中絕大多數人最糾結的問題。談及文創產業,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茂興認為,對于投身其中的人來說,想做出好的產品,特別要注重研發設計環節,跟上時代發展的趨勢和潮流。 “如今的時代,創業者們應該思考如何引領潮流,避免重復那些低端的設計,在理念上一定要引領大眾消費潮流,引領社會生活方式。”黃茂興分享道,文化創業產業的發展,對產業前沿的研判很關鍵,只有把握好了這一點,才能適應現代人新的消費理念和訴求。此外,有了好的研發和設計之后,精工制造的管理理念也不可或缺。記者 王林成/文 包華/圖 (原標題:小伙鉆研再生紙 演繹“紙的新生”產品遠銷日德)
包裝邊角料,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垃圾,但在南平小伙周凱和他的團隊眼里,卻都是寶貝。原本不起眼的邊角料、廢紙,通過各種處理,可以成為一件件生活中的創意產品:紙做的錢包,扯不破、可水洗;紙做的椅子,可以承受約300斤的重量。小小的紙張,變身文創產品,遠銷德國、日本等地。 “一輩子就堅持做好‘紙’這件事”。15歲就開始做紙的周凱,起初,只是因為對紙張的浪費心生惋惜,之后,他憑借好奇心另辟蹊徑,鉆研再生紙,以匠人之心,讓再生紙“重生”為創意紙品,不但有效提升了傳統包裝生產的環保水平,也延伸了傳統紙業的產業鏈。 走進周凱位于福州金山的“九宮格”公司展廳,各類紙質產品映入眼簾,水筆、記事本、錢包、購物袋、拖鞋、椅子、燈具……琳瑯滿目,涵蓋辦公類、家居類等各大領域,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紙業的認知。 “以前,一些人對紙質產品的第一印象都是不耐用,但我們在技術上做了很多創新。”周凱說,紙做的錢包,再進行物理和化學處理,添加植物淀粉、天然乳膠成分后,能做到扯不破、可水洗。 而更奇特的是,一張紙質折疊椅,收起時大約就一本書的厚度,融入了蜂房構造原理,展開當做椅子,可以承受大約300斤的重量。 這些產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基本都是以再生紙為原材料。與原生漿紙相比,再生紙最顯著的特點是能直接降低林木資源的壓力,減少生態環境破壞。周凱說,每一噸紙的生產,都需要砍伐大約17棵種植30到35年的樹。創意產品運用再生紙,如水洗牛皮紙、瓦楞紙等,而這些再生紙又來源于回收的廢紙,對保護木材資源意義重大。“據計算,再生紙每噸可以節省木材3立方米,節煤1.2噸,節電600千瓦時,節水100立方米,節省化工原料300公斤。” 兒子做手工,激發他的創意靈感 1982年出生的周凱告訴記者,他的老家在南平政和縣,因為家境貧寒,周凱讀到初中便輟學了。那時的他只有15歲,進入一家印刷廠成為一線印刷工。因骨子里有一股出人頭地的沖勁,兩年后,周凱開了間小工廠和文印店,但他的第一次創業并不成功。 “我很感謝起步階段起起伏伏的經歷,磨礪了我的意志。”2010年,周凱投資幾十萬元,創立了“九宮格”公司,以產品包裝印刷為主業。公司成長迅速,業務越做越大,吸引了不少知名企業客戶,年營業額很快突破1000萬元。 “但我一直有一種感覺,自己精心設計的外包裝,很多最后都被人隨意丟進垃圾桶,看著心疼。”周凱回憶道,而且產品包裝量大了,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邊角料。周凱開始思考轉型,兒子的一次天真之舉,把邊角料帶回家做手工,激發了他的創意靈感:何不利用廢料,再生制造一些文創產品。 “這樣做,既避免了包裝原材料的浪費,又可以豐富公司產品,同時向全社會喚起環保理念,可謂一舉三得。”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2014年底他開始了自己的紙張“革命”,推出了再生紙創意產品。去年的“廣交會”上,周凱的產品一擺上展臺,就吸引了來自德國、日本等國外客商的訂單。 用一輩子,做好“紙”這件事 “尋找從傳統工藝中復蘇的力量。”周凱這樣形容自己的產品。從平淡無奇的紙,變成一個創意紙品,其制作過程和皮革、布料等其他材質不一樣,如果在最后一刻,錯了一針,那就會使整件紙品報廢。“正因如此,才需要我們有一顆匠人的心,需要懷著嚴謹的態度。” “我現在更加堅定了,一輩子就堅持做好‘紙’這件事。”周凱說道。通過進校園、互聯網等營銷方式,周凱的創意紙品頭一年就賣出百萬以上的銷量,同時收獲了不少國內設計大獎。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文化創意產業。但如何讓自己的產品真正賣出去,被消費者所接受,成為其中絕大多數人最糾結的問題。談及文創產業,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茂興認為,對于投身其中的人來說,想做出好的產品,特別要注重研發設計環節,跟上時代發展的趨勢和潮流。 “如今的時代,創業者們應該思考如何引領潮流,避免重復那些低端的設計,在理念上一定要引領大眾消費潮流,引領社會生活方式。”黃茂興分享道,文化創業產業的發展,對產業前沿的研判很關鍵,只有把握好了這一點,才能適應現代人新的消費理念和訴求。此外,有了好的研發和設計之后,精工制造的管理理念也不可或缺。記者 王林成/文 包華/圖 (原標題:小伙鉆研再生紙 演繹“紙的新生”產品遠銷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