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火腿腸和果凍,在每個人的童年記憶里都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大多數人對它都是又愛又恨。雖然吃的時候很愉悅,但一般拆開包裝都頗為艱難,吃相不怎么樣。這么多年過去了,它們還像當年一樣難開嗎?在其他國家也有相同的困擾嗎? 火腿腸和果凍,在每個人的童年記憶里都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對它都是又愛又恨。吃的時候愉悅,拆開包裝時尷尬,吃相不咋的。這么多年過去了,它們還像當年一樣難開嗎?我們注意每一個易被忙碌而浮躁的都市人所忽視的細節,并努力探求解決之道。 火腿腸和果凍,在每個人的童年記憶里都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大多數人對它都是又愛又恨。雖然吃的時候很愉悅,但一般拆開包裝都頗為艱難,吃相不怎么樣。這么多年過去了,它們還像當年一樣難開嗎?在其他國家也有相同的困擾嗎? 為此,我們逛了普通和進口超市買了中日韓三國的十多種產品,并且找到了在日本學制造業、對快消品包裝頗有研究的朋友@前夜,給我們科普了島國是怎么吃火腿腸和果凍的。
這是我們的戰利品 上篇:火腿腸篇 先說一個悲傷的事實,五個架子上的火腿腸,無論是雙匯、金鑼還是雨潤,肉味雞味玉米味,基本都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包裝。
這種傳統的包裝設計,你們懂的。如果想從兩頭撕就得把金屬的箍頭咬下來,又或者對著縫咬一個口再從上往下撕下來,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小虎牙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么精湛的口技。 所以往往只能從中間直接掰斷,場面殘暴不說,浪費率也很高。
不過有些火腿腸,至少還在中間留了縫。
但有些就比較坑了,通體光滑沒有一絲開口。
然而就當我們以為這場火腿腸大閱兵要一無所獲之時,終于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那就是:雙匯魚肉火腿腸!! 下面紅色的長方形即是撕條,橫向撕開后就可以很輕松地掰開了。
然而等等,事實證明這只是商家美好的想象,真相是……
紅條本身就非常難撕,第一下愣是沒撕下來,而第二下好不容易終于撕下了紅條,但卻發現情比金堅,藕斷絲連...
其實這個設計最早來源于日本和韓國,他也給我們推薦了兩個來自韓國的魚肉腸。 ① 海牌小力士魚腸 其實日本丸善公司的魚肉腸早在1954年就推出了撕條設計。這款是模仿它的。
② 大力天將鱈魚腸 另一款來自韓國的魚肉腸。可能是所有包裝中最粗糙的,但是日站君親測行之有效。 咦,看了半天,怎么都是魚肉腸的設計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如果是豬肉制品,在國外是很少有我們熟悉的那種腸狀設計的。 對他們來說,把肉弄爛了,混合多種肉裝進腸體的包裝本身就不健康。 所以我們自童年開始就糾結的火腿腸包裝問題,在國外其實并不存在。也許沒什么學習國外包裝的機會,也是國內火腿腸包裝多年沒有改進的原因。 下篇:果凍篇 杯裝果凍雖然好吃,但也是童年陰影之一。你用手撕或者用牙咬吧,一咬就斷;用刀切,流的到處都是。有時候運氣不佳冷不丁還要被噴一臉。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大概就是我和果凍之間隔著的那層塑料膜了吧。在超市里逛了一圈,發現大多數的包裝還是如此。 那么日本在這方面有沒有優于我們呢?在日本第一線生活的@前夜先生給了我們答案。 果凍類在日語里叫做ゼリー,市場上流通的常見的包裝大概是這樣的。
估計你已經發現區別了。 區別在于容器的形狀。各式各樣的形狀帶來的其實不僅僅是好看或是差異化。設計成上圖那樣真的好開。 可是你一定會罵娘,你給的形狀國內都見不到啊!完全說服不了我啊! 沒錯,日本也有大把和國內長相一樣的果凍。 但是對不起這種果凍也是很好開。 理由有兩個。 1. 封口的熱處理。類似于奶茶包裝時候的封條處理。這條是最主要的,從撕開的痕跡看十分光滑工整。估計國內的廠家不覺得這里是問題,或者成本考慮不愿意更上研發投入。 2. 瓶身的硬度。有些形狀能夠很好撕開,和瓶身的硬度有關,正常握住時不容易形變,撕開也不會噴濺。 當然,根據價位和使用場景其實果凍還能采用下面的思路包裝。
當然日本也不全都是好用的包裝設計。這里有一個日本專門投訴壞設計的網站,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日本的網友對包裝開口大量認真的吐槽:也許正是因為消費者和廠商在這種細節問題上表現得比較ZUO比較嚴肅甚至龜毛,才引起重視,進而反復實驗,直到最終以更好的樣子上市流通。 (原標題:火腿腸和果凍還像當年一樣難撕開嗎)
這是我們的戰利品 上篇:火腿腸篇 先說一個悲傷的事實,五個架子上的火腿腸,無論是雙匯、金鑼還是雨潤,肉味雞味玉米味,基本都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包裝。
這種傳統的包裝設計,你們懂的。如果想從兩頭撕就得把金屬的箍頭咬下來,又或者對著縫咬一個口再從上往下撕下來,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小虎牙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么精湛的口技。 所以往往只能從中間直接掰斷,場面殘暴不說,浪費率也很高。
不過有些火腿腸,至少還在中間留了縫。
但有些就比較坑了,通體光滑沒有一絲開口。
然而就當我們以為這場火腿腸大閱兵要一無所獲之時,終于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那就是:雙匯魚肉火腿腸!! 下面紅色的長方形即是撕條,橫向撕開后就可以很輕松地掰開了。
然而等等,事實證明這只是商家美好的想象,真相是……
紅條本身就非常難撕,第一下愣是沒撕下來,而第二下好不容易終于撕下了紅條,但卻發現情比金堅,藕斷絲連...
其實這個設計最早來源于日本和韓國,他也給我們推薦了兩個來自韓國的魚肉腸。 ① 海牌小力士魚腸 其實日本丸善公司的魚肉腸早在1954年就推出了撕條設計。這款是模仿它的。
② 大力天將鱈魚腸 另一款來自韓國的魚肉腸。可能是所有包裝中最粗糙的,但是日站君親測行之有效。 咦,看了半天,怎么都是魚肉腸的設計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如果是豬肉制品,在國外是很少有我們熟悉的那種腸狀設計的。 對他們來說,把肉弄爛了,混合多種肉裝進腸體的包裝本身就不健康。 所以我們自童年開始就糾結的火腿腸包裝問題,在國外其實并不存在。也許沒什么學習國外包裝的機會,也是國內火腿腸包裝多年沒有改進的原因。 下篇:果凍篇 杯裝果凍雖然好吃,但也是童年陰影之一。你用手撕或者用牙咬吧,一咬就斷;用刀切,流的到處都是。有時候運氣不佳冷不丁還要被噴一臉。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大概就是我和果凍之間隔著的那層塑料膜了吧。在超市里逛了一圈,發現大多數的包裝還是如此。 那么日本在這方面有沒有優于我們呢?在日本第一線生活的@前夜先生給了我們答案。 果凍類在日語里叫做ゼリー,市場上流通的常見的包裝大概是這樣的。
估計你已經發現區別了。 區別在于容器的形狀。各式各樣的形狀帶來的其實不僅僅是好看或是差異化。設計成上圖那樣真的好開。 可是你一定會罵娘,你給的形狀國內都見不到啊!完全說服不了我啊! 沒錯,日本也有大把和國內長相一樣的果凍。 但是對不起這種果凍也是很好開。 理由有兩個。 1. 封口的熱處理。類似于奶茶包裝時候的封條處理。這條是最主要的,從撕開的痕跡看十分光滑工整。估計國內的廠家不覺得這里是問題,或者成本考慮不愿意更上研發投入。 2. 瓶身的硬度。有些形狀能夠很好撕開,和瓶身的硬度有關,正常握住時不容易形變,撕開也不會噴濺。 當然,根據價位和使用場景其實果凍還能采用下面的思路包裝。
當然日本也不全都是好用的包裝設計。這里有一個日本專門投訴壞設計的網站,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日本的網友對包裝開口大量認真的吐槽:也許正是因為消費者和廠商在這種細節問題上表現得比較ZUO比較嚴肅甚至龜毛,才引起重視,進而反復實驗,直到最終以更好的樣子上市流通。 (原標題:火腿腸和果凍還像當年一樣難撕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