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日報》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專刊》在世界報業和新聞出版商協會(WAN-IFRA)舉辦的亞洲新聞獎評選中,獲得的“報紙整體設計銀獎”獎杯。
報紙整體設計銀獎獎杯
4月12日下午,《中國日報》版面設計中心設計副總監田馳就《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專刊》獲獎情況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作了介紹。田馳說:“這次評選,不僅涉及內容,還有照片、插畫、圖表,反映的是報紙的整體設計水平,是一個綜合實力的比拼,能夠獲獎真的分量很重。”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專刊》版面之一《中國日報》 供圖
大號標題 大膽留白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專刊》中國版發行12版全彩,以生動的現場圖文報道配合精美的版面設計和插圖,展現了多元視角下的紀念大會盛況,著重闡釋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歷史意義。
據田馳講,這期報紙至少提前20天就開始策劃,集報社的全體力量,從內容安排到版面呈現,都作了精心策劃和設計。除了當天前4個版從白紙做起,費了很多功夫,其他的版面基本上都提前完成到了半成品。
比較吃功夫的是當天的頭版,版面設計中心設計了很多種方案,大家在記者們提供的很多照片中,選取了一張最能體現當天最感人的一個場景:受閱抗戰老兵。田馳說:“因為我們的閱兵不是宣傳武力,更不是炫耀自身實力,而是慶祝勝利,緬懷抗戰老兵,紀念他們為抗戰勝利所作出的貢獻。”
由于這張照片拍攝的場景很大,設計人員便通過剪裁,非常好地集中表現老兵們的神態和每個人的表情。在版面設計上,采用大號標題,大膽留白的形式,將向抗戰老兵致敬的理念和主題傳遞給社會,讓讀者在閱讀中享受很溫馨、很美感的視角沖擊。田馳認為,如果靠想當然,把各種場景的照片放到一版上,讓讀者至少從視覺上抓不住重點,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用活照片 精制圖表
根據采編中心安排,第4~5通版是記者手記,版面設計中心提前設計了幾種呈現方案:有的認為讓每個記者在他的角度拍一張照片,用這樣的形式來支撐版面;有的畫出整個的長安街地圖,從天空鳥瞰地圖的視角將記者所處的位置標記出來,等等。后來,版面設計中心查看記者參加閱兵預演彩排時拍攝的照片,突然發現一張用手機全景模式拍攝的照片非常好,便更改了原先的設計方案,用全景照片將記者在閱兵當天所處的區域標注出來,配上記者在自己區域采訪的文字感受,很直觀、很立體地呈現了整個閱兵動態。
第6~7通版用來展示武器裝備,版面設計中心為此設計了很長時間,因為有些武器裝備的信息在閱兵前是處于保密狀態,不能向社會公開。為此,版面設計中心便圍繞記者將要采訪的內容,先設計了一個武器裝備展示的假版,從拍攝角度上跟記者進行溝通和統籌,用數據的形式來解釋當天閱兵的武器裝備情況。比如當天有多少架飛機,有多少面旗子,列一些大的數據,將枯燥的數據做成可視化圖表,讀者通過閱讀圖表可以很清楚受閱武器的性能和數量。
統一風格 巧搭色調
比較出彩的還有反映抗戰歷史的第9版,采編中心將1931年至1945年抗戰期間的重要事件列舉出來,文字記者提供一個時間軸,美術編輯通過連環畫或插畫的形式,將西安事變、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臺兒莊戰役以及美國向日本本土投原子彈和日本簽投降書等抗戰時期各個重大事件的節點貫穿起來,向讀者提供一個完整的抗戰歷程。
田馳說:“這個版畫得非常細,美術部的同事通過多種途徑找到歷史照片原形,有參考地進行繪畫,不能隨意地畫這個人扔手榴彈,那兒人在開槍。包括繪制的飛機,是不是當時的那個型號,都要考證無誤才能繪畫。因為我們是做新聞設計的,要遵循新聞的原則,還原真實性。如果為了美觀漂亮,隨便進行藝術加工,在《中國日報》是絕對不允許的。”
根據記者觀察,《中國日報》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專刊》之所以精彩,12個版面的設計風格統一,色調搭配相得益彰,每個版面如同講一個故事,將閱兵這個大故事,通過不同版面一環接一環地悄然展開,故事內容豐富,情節跌宕起伏。
田馳說:“關鍵要圍繞內容進行策劃,遵循視角先行的設計理念,把方案做足,打了一場有準備之仗。只要設計好了整體框架,版面需要多少篇稿子,每篇稿子需要多少文字,由哪個記者來完成,這些都一清二楚。這樣記者就不會盲目寫稿,編輯也知道如何用心編排,版面自然就能躍上一個很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