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政策引導尋求VOCs治理良方
包括包裝印刷在內的4個重點行業VOCs治理在山東德州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到2016年年底,VOCs治理項目完成率達到80%以上,已建成治理設施穩定運行;到2017年,全面完成治理工作,建成VOCs監測監控體系,VOCs排放總量比2015年削減30%以上。對于當地的包裝印刷企業來說,隨著VOCs排放標準不斷加嚴,其治理技術、資金投入等方面都面臨巨大挑戰。
治理技術怎么破?
VOCs來源于所使用的油墨、稀釋劑、復合用膠黏劑及設備清洗劑,排放途徑包括油墨調配過程溶劑揮發、印刷過程油墨溶劑揮發、烘干階段、復合過程及設備清洗過程等。企業可結合生產工序對VOCs進行綜合治理,催化燃燒技術和吸附技術是兩類主流技術,應該大力推廣。
印刷機在印刷過程中會有少量的有機氣體揮發,造成車間內空氣質量較差,鑒于此,企業可以通過將印刷車間密閉,采用集氣罩收集無組織排放的氣體,然后通過活性炭吸附后15米煙囪排空,這就是所謂的吸附技術。為確保吸附效果良好,定期更換活性炭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另一種方法則是催化燃燒,催化燃燒有兩個特點,即節能和高效。催化燃燒廢氣處理機的催前溫度只要達到300℃,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廢氣經催化燃燒,催化床層溫度可達到500℃以上,并將廢氣催化氧化成無害的CO2和水。而催化燃燒廢氣處理機的凈化率可達95%,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但就目前的技術而言,VOCs治理方面的工藝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攻關。
投資難題怎么解?
包裝印刷企業除了面臨技術困境外,還面臨資金投入等問題。像活性炭吸附技術或催化燃燒技術,既能確保達標排放,也能實現VOCs資源化利用,但其所需工藝設備的一次性投資較高。
治理設施的資金投入較大,對于企業運營而言會造成一定壓力。因而企業可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即由第三方投資,分期支付,將一次性大金額的設備投入化解為分期投入,從而減小資金壓力。在實現VOCs治理的同時解決企業的一次性資金投入問題。
除了企業自身引入設備進行治理外,還可以通過第三方集中治理的模式,這樣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治理設備投資成本,解決包裝印刷企業減排投資瓶頸問題。
效果如何最優化?
VOCs治理是很典型的利用環境要求推動產業進步的方式。治理VOCs一方面是為了減排,另一方面則可以引導企業采用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設備,倒逼印刷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技術改造。除了針對薄弱環節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外,企業還可通過各項措施進行節能減排,包括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尤其是金屬包裝的回收和再利用。
當然,對于包裝印刷企業來說,在進行VOCs治理時,需要充分了解不同治理技術的特點及其有效適用范圍,從技術和經濟兩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從而實現治理效果的最優化。
青島國際合作探索綠色增長新路徑
日前,落戶青島中德生態園的中澳綠色印刷4.0基地正式開工。作為中國首個中德“工業4.0”推動聯盟的成員單位,其將通過自主研發,打造高端綠色包裝印刷綜合產業項目。該項目預計今年12月建成投產,屆時建成的智能制造車間和智能物流系統將助力青島西海岸新區工業4.0的發展。而這亦是推動當地綠色印刷的一種新嘗試,通過國際合作,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與經驗,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或可真正實現綠色增長。
先試先行
探索可借鑒樣本
為了落實《中德聯合行動綱要》,瞄準未來工業智能化的發展方向,制定“工業4.0”行動綱要,去年2月,中國首個中德“工業4.0”推動聯盟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正式成立。德國企業嫁接中國市場,在項目篩選中園區有“三不要”原則,即達不到生態指標體系標準的項目不要,不是綠色產業的項目不要,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項目不要。
中澳綠色印刷4.0項目作為其中一項,主要包涵高端綠色環保凹版印刷技術、綠色環保膠版印刷技術、數字印刷技術、電子油墨技術、3D立體印刷技術和定制防偽印刷技術等多種綠色包裝印刷綜合產業新技術。建設這一項目,既是印刷技術上的要求,也有長遠發展的考慮。
綠色印刷發源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德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當時已開始實施,無論從理念還是到技術標準、設備工藝、原輔材料以及軟件應用等方面,這些國家都日趨成熟。綠色印刷既是科技發展水平的體現,也是替代產生環境污染和高能耗的傳統印刷方式的有效手段。而借鑒外國先進技術,積極穩妥地推進和實施綠色印刷無疑是快速達成目標的途經之一。中澳綠色印刷4.0基地落戶于中德生態園,也是希望將生態園合作的模式推廣到其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示范引領
從“僵化”到“優化”
中澳綠色印刷4.0項目的建設、管理和運行機制將突出環保和創新理念,借助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及生產工藝的合理布局、生產設備的更新改造和優化配置、數字印刷和傳統印刷有效結合,實現現代印刷與綠色印刷的高度融合,打造具有全新經營理念、全新管理模式的現代印刷企業集群。而青島黎馬敦包裝有限公司正是項目計劃之始就被邀請入駐的企業之一,中澳綠色印刷4.0基地希望通過青島領軍企業的示范效應將綠色理念傳遞給當地更多印刷企業,帶動青島整個印刷業的綠色發展。
作為實施這一項目的青島黎馬敦,在設立之初就注重引進世界一流的先進生產技術和設備。那些來自瑞士、法國、日本、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生產設備在青島黎馬敦大放異彩。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根據客戶的要求和企業特點,青島黎馬敦消化和吸收了先進的生產技術,通過改進和完善,進而形成自己的標準體系。目前,這些工作成果大多申請了技術專利。
但是在引進生產設備和技術的過程中,青島黎馬敦也經歷了最為關鍵的“僵化”“固化”“優化”三個階段。“僵化”,即嚴格按照設備生產廠家提供的技術說明去生產,不求創新只求復制;“固化”,即把學到的一些東西在生產流程上原汁原味地“固化”下來,做到不走樣,制造水準向外方看齊;“優化”,即對生產工藝完全掌握并熟悉后,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優化的建議和改進措施,并加以實施。
借鑒發展模式和理念、引進生產設備和技術、形成管理體系和標準,這是青島黎馬敦在其發展歷程中引進、消化、吸收、優化、創新世界先進設備和技術的成功做法。無疑,在推進和實施綠色印刷的過程中采用這樣的模式,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綠色增長,也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濟寧抱團取暖將園區優勢發揮出來
廠房林立,機器轟鳴,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等待裝貨的運輸車輛排成長龍。這是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魯橋鎮彩印包裝產業園中的景象。微山縣魯橋鎮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打造彩印包裝產業園區,帶動彩印包裝產業鏈條發展,形成產業規模輻射效應。目前,該產業基地占地1000多畝,已建成彩印包裝產業集聚區,2015年園區實現產值近3億元。
高效整合產業鏈
5年前,產業園還是不毛之地,當時是魯橋鎮漁民定居村的大坑塘,一些漁民定居村因歷史原因,沒有土地耕種,沒有湖面捕撈,青壯年多外出打工。魯橋鎮始終將漁民安居樂業作為重點,著力打造一批因地制宜的致富產業,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就業。魯橋鎮吳莊、祝莊兩個村利用地理位置緊靠濟寧市區優勢,抓住濟寧市區部分企業“退城進園”的大好機遇,平整廢棄坑塘600多畝,辦手續跑項目,一個嶄新的彩印包裝產業園蓄勢待發。
為促進彩印包裝產業做大做強,魯橋鎮與相關企業共同探討,采取一企一策,因勢利導,幫助其破解用工、融資、基礎配套等實際問題,目前已促成了魯興彩印包裝、鴻信包裝材料、山東欣辰源木業、濟寧三瑩彩印包裝、濟寧市百良紙管廠等5家企業入駐,逐步形成上游企業的三瑩彩印直接給下游終端企業鴻信包裝、魯興彩印供料,實現產品不出園,就地實現產品再增值,節約了生產成本。企業抱團發展,產業園形成彩印包裝企業聚集效應。
強強聯手做精品
隨著彩印包裝產業園的逐步壯大,訂單紛至沓來,包裝產業園入駐企業優先從當地的吳莊、祝莊等村莊招收工人,實現家庭婦女再就業,開展免費技術技能培訓20多場次,培養熟練工人800多人,解決群眾就業,去年帶動當地農民2000余人就地實現就業。
為讓企業留得住、有錢掙,魯橋鎮不斷通過投資再規劃,做好產業鏈招商引導,組成強強聯合體,不斷擴大與今緣春、孔府家、紅太陽、碧生源、牛欄山等國內知名企業的包裝印刷業務合作,部分包裝產品出口到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通過幫助企業制定產業中長期發展計劃,一大批藝術性、觀賞性、收藏性、實用性、耐用性俱佳的彩印包裝產品令人賞心悅目,形成六大系列80余種彩印包裝產品,印刷包裝產業開始朝著規模化、高檔化、精品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