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數字化一定會步音樂數字化的老路嗎?不一定。付費閱讀習慣養成雖然還需時日——但這只是告訴我們,以簡單化思維做數字出版一定很艱難。
多看、豆瓣、京東、當當……為什么做移動數字出版掙不到錢,原因在于大家做的是殘產業鏈——連半產業鏈都算不上的殘產業鏈。以往大多數移動數字出版公司的產業思維是:買紙質出版商的版權,然后精細排版后提供給讀者——這是典型的殘產業鏈思維。上游和下游各行其事,很多環節都是處于斷鏈狀態,無法像完整的全產業鏈那樣形成合力并產生共振,使整個產業鏈得以優化。
但是,這一基本面正在發生變化,且這種向全產業鏈的轉變并非倉促而就,謀變的成分大于應變的成分。
第一,出版業重心從“內容”轉向“讀者”
重視長尾效應的數字閱讀和數字出版,更有可能完成新的內容整合和品牌教育。
當移動互聯和社交網絡極大地影響了訴說和傳遞的樣態時,我們越來越多地暴露在口語化和經驗性的文字環境中,而這種熟人語境當中的文字,往往包含著“我在哪里、在做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動和情緒”這樣的即時性信息,它是交互式、個性化的。因此,現在我們看到文字的第一反應,并不是要繃起臉來沐浴齋戒,而是要聊天、吐槽、溝通、互動,要實現一種實時互動的維系。
從內容生成的機制來說,傳統出版業往往以書為核心,強調內容本身,而游離在社會化媒體中的閱讀則更加注重人、注重基于閱讀的社交關系形成,在二次以及多次傳播中,更容易產生實際的應用價值。例如,Kindle社區對讀者的書簽和批注等進行的分享,Flipboard直接關聯Twitter/GoogleReader帳戶,并根據用戶的“社交圖譜”獲取其關注的個性化內容等。
這種結合,是在傳統的以內容為核心的架構上,增加了關系要素。這時的閱讀不再僅僅停留在滿足人們靜態閱讀的需求層面,還滿足著人與人之間關系拓展的需求,滿足著信息構建與社群傳遞的需求。這一從“有什么讀什么”到“我讀我所要”的轉變,似乎預示著出版業將真正回歸到讀者,而不僅僅是書本或作者本身。
第二,內容的“平臺化”大勢所趨
更進一步地,我們可以引入平臺(platform)這樣一個工程學詞匯去構建未來的出版行業圖景。在經濟學視域中,平臺的主要特征包括:不直接生產實體產品,而是為生產某種產品提供服務;其服務功能就是集成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的空間(場所、系統、環境)里完成集成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