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來梳理一下近期監管層的幾個舉措。上周五證監會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強調,新三板是掛牌公司股票公開轉讓的唯一合法平臺,這里面的公開轉讓包含發布掛牌股票買賣的意向信息,其他任何市場機構不得組織該類交易平臺。同樣上周,全國股轉系統宣布,暫停所有類金融機構,包括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等的掛牌,不管項目處于何種狀態。而上月底,鬧得最沸沸揚揚的就是,私募基金公司掛牌新三板被叫停。
首先,我們要理解監管機構的壓力,放和收之間的拿捏其實相當難。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旺盛,而投資者看到了新三板初期巨大的溢價機會,兩方都如“餓狼撲食”一樣進入市場,監管層看到去年超過千億的融資數據,預感到今年融資金額還會增長,必須建立更加有序的市場規則,不然怕出現惡劣事件。要知道,中國資本市場早期因為一些監管不力,是有過經驗教訓的,新三板市場這個新生事物不能重蹈覆轍。另外,開放更多元化的企業登陸新三板市場,監管層沒有改變這個命題,但其會更加鼓勵有創新能力的高科技企業來新三板,之前因為需要一定的掛牌數量,一些偏傳統行業的企業掛牌新三板,但我們預感到未來監管層會有更加嚴格的行業指導向中介結構傳達。
其次,從企業的角度需要去適應監管。相關的數據顯示,2015年新三板對72家掛牌企業、公司高管以及董事會秘書進行了約見談話、出具警示函等監管措施,而信息披露違規是主要原因,其中受到點名批評的董事會秘書有26人,占違規企業總數的36.1%,如創元期貨、中科國信等公司董秘均因未能對信息披露恪盡職守接到了監管層的警示函。現在出現的違規只是信息披露不及時或者不準確,而如果出現所謂“內幕交易”或者“財務造假”等惡劣情況,那可是要重罰的。中小企業的誠信問題,歷來都是被討論的對象,今年很有可能監管層會對新三板加強這方面的監管,畢竟在主板最近積累了不少經驗。新三板市場的企業董監高們要更加自律了。
再次,我們可以預測今年監管收緊的兩個重要方面。首當其沖的是信息披露。隨著投資人的增多,更多媒體對新三板市場的聚焦,企業的信披顯得更為重要。據悉,2015年全年,新三板官方網站上共出了5272份更正公告,和掛牌公司總數一對比就會發現這個數字比較夸張,市場在呼喚董秘們提高職業素養。另外,對于掛牌環節,監管層也會繼續收緊這個入口,盡管對行業和財務數據沒有在官方層面提高要求,但是從中介機構那里得到的反饋看,他們在挑選項目時已經在收緊了,未來掛牌將不會成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