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中明確指出,在合作期限內,嘉業堂藏書樓將開放雕版庫房、印刷室和裝訂室,提供講解服務,南潯實驗小學學生可在教師帶領下,開展相關體驗活動。這一合作協議簽訂,意味著南潯實驗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進入一個新里程。
雕版印刷技藝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潯嘉業堂藏書樓一直保留著這悠久的歷史文化。學校開展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弘揚傳統文化。
江南古鎮南潯嘉業堂藏書樓,在浙江省文化地圖中占據了一隅之地,其規模宏大,藏書豐富。其保留雕版印刷技藝歷史悠久。
據了解,雕版印刷是我國的一項傳統的藝術工藝,它通過在梨木板上刻字,然后在用紙將所刻內容印到紙上的方法,來完成一本書的印刷過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術之一。嘉業堂藏書樓不僅以收藏古籍聞名,而且以雕版印書蜚聲海內外。藏書樓現藏有近20萬片明清以來的古籍版片,并采用雕版印刷出版了大量的古籍線裝書籍,是全國最大的線裝書加工基地。2009年5月南潯區正式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全市首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2012年3月,南潯區又被確定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試點綜合區。
結合南潯區“非遺”保護、傳承的特色和南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南潯實驗小學開展了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弘揚傳統文化,涵養人文情懷。其中,三年級學生從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歷時5個月開展了“雕版印刷”這項綜合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家鄉傳統文化這片沃土,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精神營養,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進一步讓學生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繼承,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
學校把學生動手印刷的作品裝訂成線裝書進行展出;邀請全校師生參觀“雕版印刷”作品展,在校園里刮起一股普及“雕版印刷”的知識風。
學校在開展這項綜合實踐時推出了系列活動:開展學生問卷調查,初步了解學生對雕版印刷這項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收集“雕版印刷”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并進行整理;邀請嘉業堂邀請專家進校園作雕版印刷的專題報告講座;學生參觀嘉業堂藏書樓及雕版庫房,近距離地和雕版來個“親密接觸”。學生還在藏書樓印刷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親身體驗與制作雕版印刷品,動手學習裝訂制作線裝書。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學校把學生自己查找的資料收集整理,學生動手印刷的作品裝訂成線裝書,在班級黑板報和學校櫥窗進行展出;在學校走廊上掛上美化裝裱好的雕版印刷圖畫;邀請全校師生參觀“雕版印刷”作品展,在校園里刮起一股普及“雕版印刷”的知識風;并把采集到的錄像、照片、采訪記、活動感想等資料制作成微課展板,在學校以及小區里進行展覽推廣,讓更多的學生和南潯人民了解祖國和家鄉的傳統文化。
該校301班學生沈傅望歡說:“第一次這么近距離地接觸雕版印刷,感覺真的很神奇。它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要好好傳承和發揚。”302班金詩涵同學也發自內心的感嘆:“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了雕版印刷,這在別的地方不一定能看到,我在家鄉的藏書樓里能看到,真是感到幸運而又自豪!”
學校把“雕版印刷”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主題,正是推進新課程改革,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的一次嘗試。
“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基礎教育從單一學科課程體系向學科和活動共同組成的新課程體系的結構性變革,實現了基礎教育階段單純結論教育向過程教育的轉變,學校把‘雕版印刷’作為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主題,正是推進新課程改革,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的一次嘗試。”該校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學校在推進新課程改革中做了有益的嘗試:
1.了解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2.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3.激發熱愛家鄉的美好感情。
4.美化校園環境。
隨著這項活動的深入開展,學校還提出后續設想:學生在藏書樓專家的指點下初步學習一些認讀古籍常識;積極編撰雕版印刷地方課程校本教材。把學生自己親手印刷的《唐詩三百首》、《蠶桑萃編》等淺顯的古文編進實驗小學校本地方課程,以學生印刷的古文或圖畫,配以現代文和注釋等,分年段閱讀、誦讀并普及,讓學生從小沉浸于美詩、美文、美圖之中,陶冶性情,涵養氣質,培養人格,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等。
該校李小康校長說:“我們開展傳統文化的綜合實踐活動并不局限在一個年級的短期、階段性的活動,而是要推廣普及到全校范圍內,這將是一個漫長、延續性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