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一早,柏林下著淅淅瀝瀝的細雨,記者來到了柏林一處鬧中取靜的住宅區,即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的官邸,就“一帶一路”在德國的反響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獨家專訪。這是史德明大使首次在大使官邸接受媒體采訪。
德國如何對接“一帶一路”
記者:德國是“一帶一路”陸上的終端和海上的重要國家,作為西歐發達國家中極少數幾個關聯到的國家,你認為德國在“一帶一路”戰略上的突出特點和意義是什么?
史明德:德國在“一帶一路”上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首先,中國和德國是世界上兩大重要的經濟體,中國是第二大,德國是第四大。從地理上看,兩國處于“一帶一路”的兩端,是“一帶一路”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和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們現在和德國的貿易相當于我們和歐盟貿易的30%,比對法國、英國、意大利貿易的總和還要多。現在從中國開往歐洲的班列一共有8趟,5條線路都在德國,與德國之間有70多班的飛機航班,人員往來也非常密切,合作的潛力還是很大的。第二點,新絲綢之路,不僅是經濟的紐帶,也是合作友誼的通途。從旅游來看,把德國作為第一選擇的中國人有100多萬,從德國去中國的有70多萬人。雙方的文化交流也是非常密切的,中國文化年、文化展都受到德國方面的熱烈關注和參與。“一帶一路”也把人文和文化聯系在了一起。第三點,歐洲正在制定2020戰略,我們正在實現兩個翻番的目標,中德兩國之間完全可以形成戰略的對接,德國推出工業4.0,我們也推出了制造業2025,在制造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上,把兩大國家戰略銜接起來,意義很大。
記者:德國政府對于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實施的態度是怎樣的?他們有沒有提出相應的政策進行呼應?
史明德:“一帶一路”在德國引起很大反響。德國政府是發達國家中第一個公開支持“一帶一路”的國家。去年10月李克強總理來訪德國,兩國政府發表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其中德國明確表示歡迎中國實施這一戰略,這是非常重要的。德國是繼英國之后,第二個表示加入亞投行的歐洲國家。德國經濟界深入研究了“一帶一路”戰略,他們讀我們的文件比我們讀得要認真得多。他們要在里面發現無限的商機。經濟界都持非常積極的態度,他們認為其中有很多可以合作的機會,現在德國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已經有8000多家,積極性很高。
各界如何評價“一帶一路”
記者:德國媒體和輿論對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總體評價是怎樣的?
史明德:德國輿論對華報道中,總體來說消極多于積極,近幾年來,稍微有些好的變化。但在“一帶一路”的報道方面,總體上說是積極的、看好的,他們非常關注具體的目標、任務、路線圖。有些人認為計劃還不夠具體,也有一些疑慮,覺得“一帶一路”是不是中國擴大影響的舉措?所以,我們在講“一帶一路”的時候,一定是要抱有共商共建共享的思想,更多地做傳播。只有互利才能達到共贏,輿論方面工作還要做。一些智庫的反應也是很積極的。據我所知,德國政府專門委托德國GIGA全球和區域研究中心,聯合研究新絲綢之路戰略給德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大概半年之后,他們要完成這個報告。他們還派了很多的專家組,到“一帶一路”上主要的國家搜集情況。
記者:在德國的中資企業,在“一帶一路”上有何反饋和新的動向?
史明德:“一帶一路”正好符合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中資企業“走出去”,過去是亞非拉,現在我們向歐洲進發了。這4~5年來,到德國來投資并購的企業是越來越多了。我們說的中資企業的概念是母公司在中國,在海外成立子公司的企業;近年來,已經有2000多家企業在德國投資了。我們對德國的投資占我們整個對歐洲投資并購的四分之一還要多,大多數在高端制造業。很多企業和省市政府都在和德國聯合搞座談會、研討會,探討“一帶一路”會帶來怎樣的機遇。雙方企業都很有積極性。我們需要的是把這些企業家召集到一起,進行面對面的對話,這樣會產生無限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