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移動互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人類進入“工業4.0”時代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國的包裝印刷制品企業必須正視這一發展趨勢,積極加入到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進程中來。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表示,目前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正在制定“中國制造2025”規劃,即將上報國務院。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中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大概需要用三個十年左右的時間,“中國制造2025”也就是三步走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也是一個路線圖和時間表。待國務院審批通過發布后,工信部還要組織工業行業認真貫徹這個綱要。
國泰君安報告認為,“中國制造2025”可能涵蓋五方面內容,一是強調創新驅動,二是質量為先,三是綠色發展,四是結構優化,五是人才為本。互聯網和傳統工業的融合將是中國制造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智能制造將是未來的主攻方向。
據了解,工業4.0主要分為三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務聯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那么,以紙箱、彩盒、印刷品制造為主的包裝印刷企業該如何實施工業4.0呢?相關人士認為:工業4.0是生產力的提升,中國印刷企業區別于歐美國家,自個的發展現狀不同,所導致的需求也處于不同階層。經營狀況出現問題的,有對業務量的需求;訂單飽滿的則對管理、質量、成本和發展產生需求。真正追求“工業4.0”的步伐因人而異。而目前許多印刷企業欠缺的是管理環節,導致內部生產混亂,交貨周期長浪費嚴重;外部業務萎縮或無法擴張。
智能生產實際是“設備與設備”和“人與設備”的信息交流,硬件和軟件的相互配合。這要求著印刷企業不斷提升自己的“軟、硬實力”。目前硬件部分較容易滿足,而信息化程度就參差不齊。
初級工程:信息建立
在開業務訂單時就能知道實時的成品庫存;在開施工單界面就能獲取原料動態庫存信息,包括實時存貨數、計劃占用數、采購和退貨在途數。系統的任務信息自動推送,環環相扣,動態關聯(上道流程要將任務自動推送給下道流程,下道流程的工作進展要自動反饋給上道)。這樣就能提升部門之間的協同能力,而且保證數據信息是完整的,不致于“斷鏈”。
中級工程:生產管理與標準制程
信息化觸角深入到基層崗位,生產任務進程信息由一線工人直接錄入,系統自動采集,并動態反饋給相關管理人員(由管理者對數據進行審核)。
系統流程機制:一筆業務訂單從核價、報價、確定后,進入生產流程,進行工藝規劃,制訂工程單和生成采購外協計劃,之后任務通過系統自動分發到采購和相關生產部門。生產管理者通過排產試算系統將任務分發到印前、印刷、倉庫、切料、印后、外協和質檢等各個工作崗位。各個崗位的工作進程信息自動反饋,整體共享。如果業務訂單和生產工程有變化,變化信息能通過系統及時調整并通知到相關崗位。
印刷企業要從傳統制造企業蛻變為現代化的智能制造企業,首先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業務管理信息流和生產技術信息流的無縫集成,企業不存在“信息孤島”,最終走向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最高境界是,人只是生產的組織者,由智能化的生產系統完成生產。另外通過業務標準和標準化制作流程來提升生產的質量和產量。
高級工程:“設備”握手“軟件”
包裝印刷企業的更高目標應該是系統化地引進智能包裝印刷設備,這類智能設備可以通過信息系統的指令實施生產。目前設備生產商對接口的開放程度較低,許多都要付費開通。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人類進入“工業4.0”時代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國的包裝印刷制品企業必須正視這一發展趨勢,積極加入到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進程中來。對眾多包裝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生死存亡的挑戰,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轉型良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表示,目前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正在制定“中國制造2025”規劃,即將上報國務院。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中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大概需要用三個十年左右的時間,“中國制造2025”也就是三步走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也是一個路線圖和時間表。待國務院審批通過發布后,工信部還要組織工業行業認真貫徹這個綱要。
國泰君安報告認為,“中國制造2025”可能涵蓋五方面內容,一是強調創新驅動,二是質量為先,三是綠色發展,四是結構優化,五是人才為本。互聯網和傳統工業的融合將是中國制造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智能制造將是未來的主攻方向。
據了解,工業4.0主要分為三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務聯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那么,以紙箱、彩盒、印刷品制造為主的包裝印刷企業該如何實施工業4.0呢?相關人士認為:工業4.0是生產力的提升,中國印刷企業區別于歐美國家,自個的發展現狀不同,所導致的需求也處于不同階層。經營狀況出現問題的,有對業務量的需求;訂單飽滿的則對管理、質量、成本和發展產生需求。真正追求“工業4.0”的步伐因人而異。而目前許多印刷企業欠缺的是管理環節,導致內部生產混亂,交貨周期長浪費嚴重;外部業務萎縮或無法擴張。
智能生產實際是“設備與設備”和“人與設備”的信息交流,硬件和軟件的相互配合。這要求著印刷企業不斷提升自己的“軟、硬實力”。目前硬件部分較容易滿足,而信息化程度就參差不齊。
初級工程:信息建立
在開業務訂單時就能知道實時的成品庫存;在開施工單界面就能獲取原料動態庫存信息,包括實時存貨數、計劃占用數、采購和退貨在途數。系統的任務信息自動推送,環環相扣,動態關聯(上道流程要將任務自動推送給下道流程,下道流程的工作進展要自動反饋給上道)。這樣就能提升部門之間的協同能力,而且保證數據信息是完整的,不致于“斷鏈”。
中級工程:生產管理與標準制程
信息化觸角深入到基層崗位,生產任務進程信息由一線工人直接錄入,系統自動采集,并動態反饋給相關管理人員(由管理者對數據進行審核)。
系統流程機制:一筆業務訂單從核價、報價、確定后,進入生產流程,進行工藝規劃,制訂工程單和生成采購外協計劃,之后任務通過系統自動分發到采購和相關生產部門。生產管理者通過排產試算系統將任務分發到印前、印刷、倉庫、切料、印后、外協和質檢等各個工作崗位。各個崗位的工作進程信息自動反饋,整體共享。如果業務訂單和生產工程有變化,變化信息能通過系統及時調整并通知到相關崗位。
印刷企業要從傳統制造企業蛻變為現代化的智能制造企業,首先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業務管理信息流和生產技術信息流的無縫集成,企業不存在“信息孤島”,最終走向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最高境界是,人只是生產的組織者,由智能化的生產系統完成生產。另外通過業務標準和標準化制作流程來提升生產的質量和產量。
高級工程:“設備”握手“軟件”
包裝印刷企業的更高目標應該是系統化地引進智能包裝印刷設備,這類智能設備可以通過信息系統的指令實施生產。目前設備生產商對接口的開放程度較低,許多都要付費開通。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人類進入“工業4.0”時代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國的包裝印刷制品企業必須正視這一發展趨勢,積極加入到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進程中來。對眾多包裝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生死存亡的挑戰,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轉型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