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兩會如約在2015年3月份召開,決定2015年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的中國經濟走向的關鍵指標也正式公布。實際上,這次兩會的節點不同尋常,是一個具有標簽意義的時期。它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間節點,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開局和結構調整的緊要時段,其實這也正是新常態深化的表現,而經濟新常態的深化表現兩會上已經都有所表明。
對內改革更務實
財信網刊登中國50人獨立經濟學家論壇副主席宋清輝文章稱,2014年全年給中國經濟對內改革一個“下馬威”,中國經濟下行態勢嚴重,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自2013年宣布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之時起,中國經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簡政放權,財稅、預算、稅收制度改革、利率市場化、民營銀行試點,能源、交通、環保、通信等領域的價格改革,以及科技資金管理、考試招生、戶籍改革、公務員車改、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并軌等,應該說,取得的成效還是不錯的。
但這諸多改革圍繞著調結構、去產能以及促改革為中心進行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時讓人們真正意識到中國經濟真正意識到改革刻不容緩以及強化了人們對在此過程中所出現的經濟放緩等副作用的心理預期,為改革創造了時間與空間,也爭取到了人們的有效支持。
面對經濟下行的嚴峻局面,改革仍得繼續。從兩會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這次要更加深化對內改革,強調找準穩增長和調結構平衡點。從對房地產的說辭就可以看出,提出房地產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有別以往的房地產調控,這不僅反應了中國高層對房地產政策的轉變,也說明了中國房地產市場在中國經濟中所占據的地位。
自從中國經濟調結構促改革以來,房地產所受到的沖擊是最大的,中國經濟對房地產依賴程度也逐漸明朗起來,可以說,房地產市場關乎整個國民經濟的命脈,盡管整個經濟增速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度開始下降,但房地產仍然是目前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與房地產相關的鋼鐵、水泥、建筑材料以及工程機械的增速開始明顯下滑,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不能承受之重。
如何實現房地產軟著陸也考驗著當政者的智慧,這正如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回答提問時所說的,房地產問題不僅是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問題。
另外,除了穩增長外,促改革也需發力。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簡政放權,萬眾創新。事實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絕不是一句口號,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它將會是李克強管理中國經濟,確保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重要手段,也已經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必然之路。中國經濟已經由過去資源、勞動力等要素驅動,靠投資刺激促增長的階段轉向了創新驅動的歷史舞臺中。
當然,要做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配套服務應該跟上,尤其需要金融的服務和支持。如果沒有金融資本資金特別是量身定做的中小商業銀行的貼身支持是絕能成功不了的。而這就要求徹底放開金融市場準入,放開民間民營資本創立金融機構特別是中小銀行的門檻和限制。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兩會上也表示,注意到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現象。一是低效率占用資金太多,這個要改進;二是處于大中城市的大中企業借錢方便,處于基層、非大中城市中小企業不方便,這個已有一些措施,會逐步解決及改善這方面的問題。
中國將發起新一輪改革開放
文章表示,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必須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這無疑是海外各界所關心的一個重點。這也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將上一個新臺階:中國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將依舊肩負世界經濟火車頭的重擔。而海外各界對中國的持續穩健發展抱有很大期望,希望能在“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有所參與。中國重申對深化改革開放的堅持,讓人期待海外各界與中國發展的無縫對接。
從引進發達國家資金的招商引資為主,到推進“一帶一路”合作建設;從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為主,走向多邊高質量的自貿區協定;從商品技術輸出到資本輸出;從被動地接受和學習國際慣例,到參與和主導制定國際規則。中國已經為發起新一輪改革開放積蓄了巨大能量。
“一帶一路”便是中國以全新姿態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西邊系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過海上互聯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機制以及海洋經濟合作,將中國和東南亞等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連了起來。
而“一帶一路”也是中國以開放促對內改革的典范:將帶動整個中國西部地區的開發和開放,解決中國的區域間發展差距問題,以實現新時期國內的城鄉、區域間均衡性發展。同時,從國際經濟大環境變化和國內的經濟需求來看,在新時期我們需要一個新的開放戰略,是我們未來的一個開放的大戰略。
多項改革舉措齊頭并進
文章分析,今年兩會上,法制和環保再次受到關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今后十年部署的任務,而2015年則是開局之年,這個“局”開得如何,兩會則是檢驗的好時機。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有權也不能任性”擲地有聲,也讓我們聽到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鏗鏘足音。《立法法》修正草案的通過也標志著依法治國開啟了新篇章。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府在城市治理上,動輒用限號、限行、限購等方式,來限制公民合法權益,引起社會很大意見,如果這條通過,將對地方政府的權力是一大限制。
此外,備受關注的還有環保。今年兩會前后,環境保護和霧霾出現的頻率再次升高。一部眾人皆知的霧霾視頻則更激起了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實際上,中國全民的環境意識和權益早已被激活,環境開始成為一個公共話題與政治問題,這些年因環境破壞引起的群體事件已越來越多,政府也早已真正意識到不解決環境不行。
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除表示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外,還提出要采取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把節能環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推進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拓展重點生態功能區,辦好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等措施標志中國對環境污染宣戰的號角再次吹響,而這也倒逼政府決策模式和管理方式,做到決策透明化和陽光化,與此同時,對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與約束力。
從當前并結合長遠的經濟態勢指出,中國經濟的任性大、潛力足和回旋余地大,過去長期高速發展破壞環境、浪費資源、暴力拆遷等,都有違市場經濟規律,從經濟未來發展來看,2020年無疑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中國經濟或將由中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經濟更注重質量和效益。開啟中國新常態的新35年已經來臨,2014-2049是中國經濟新三十五年,2014-2020又是新三十五年的第一個關鍵階段,中國改革的方向和發展的前景因它而定。
總理記者會是每年全國兩會的壓軸大戲,2015年這次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的講話給新常態下的中國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兩會無疑提振世界對中國的信心。兩會是一扇窗,世界從中國兩會看到了新機遇,未來五年中國經濟走向也向全世界展開了精彩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