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大理古城,一名少年總是騎著輛二手單車,背著工具走訪大街小巷,尋找他鐘愛的繪畫材料——被人們隨手丟棄的包裝紙。
食品包裝紙、煙盒、硬紙板等目標一旦被搜尋到,半小時后,一副建筑寫生便躍然紙上。畫完之后,他就把這些紙釘在它原本被丟棄地方的墻上。
“很多地方,被人們享受了之后,就充滿了垃圾,希望這樣的行為能夠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文抑說,去年年底以來,他在包裝紙上畫了幾百幅建筑寫生。
他希望這些“垃圾”從地上到墻上,至少能夠被人們多看幾眼。今年過完春節,從老家回到大理,他看到先前釘在墻上的畫都不在了。“或許,這些畫已經被人們帶回家了。”他說。
文抑選擇畫畫的地方通常是大理古城邊邊角角,并不顯眼,卻容易被人們忽視。他說,有些地方每天有環衛工人打掃,還算干凈,而沒有人打掃的地方也需要我們關注,它也是大理的一部分。文抑還用自己的很多畫,一幀一幀剪輯了一部1000多幀的環保宣傳片,光剪輯就花費了10多個小時。“環保更在于每個人意識的覺醒。”他說。
文抑這種環保實踐的背后,是他對大理深深的情愫。
2013年,文抑第一次來大理便喜歡上這里。藍天碧水,“多元的文化氛圍,藏龍臥虎,慢節奏的生活”,最終文抑選擇留在大理靜心畫畫。
在此之前,他大學從建筑學專業畢業,在深圳一家設計院工作,拿著不錯的薪水,所有的設計繪畫都用電腦完成。“以前前輩們一筆一筆畫出來的設計方案需要一兩年,而現在大家分工協作,全部使用電腦一兩個星期就完成了。”他說,“但是,總感覺現在的設計方案水分很大,大家拼拼湊湊,很多部分可以復制,原創的東西越來越少了。”這不是他喜歡的生活,他夢想以后開一個畫畫的工作室。于是他選擇改變生活,從昆明到拉薩一路搭車旅行,并最終選擇留在大理生活。
畫畫是他的愛好,更是他的生活方式,在買來的二手自行車上、衣服上、胳膊腿上,全是他畫的畫。他想起就畫,還依靠自己的畫在大理人民路上擺起了攤。
每天,太陽快要落下蒼山,暖色的夕陽散照在大理古城時,是文抑選擇出門擺攤的時間。通常在人民路下段,“解憂雜貨鋪”的門前,文抑擺起以自己的畫為背景的明信片,與他相鄰的是一位將原創詩書搭在自行車上賣的詩人北海。
在他們看來,“擺攤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還在于可以把自己創作的東西與其他人分享”,這是非常開心的事。
但文抑發現,大理變了。與2013年他剛來大理時相比,有一個明顯的差異就是人民路上擺攤賣原創作品的越來越少了,賣淘寶上的東西越來越多了。他估算了一下,以前人民路上賣書、賣音樂、賣畫的攤位很多,大概占到60%,而現在只剩下10%。而在他看來,人民路之所以獨具魅力,正是因為它包容各種各樣的人,讓原創蓬勃發展。
最近兩年,來大理的游客越來越多。今年春節,環洱海周邊儼然成為了一個大的停車場。這讓文抑心情復雜。作為來大理生活的外地人,文抑喜歡大理,一方面想讓更多的人看到大理的美麗,一方面又擔心越來越多游客的到來,會讓大理“變味”。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大理肯定會變的,只是希望變的步伐慢一點再慢一點。
事實上,喜歡大理的人們正在以不同的方式關注環保,保護大理。文抑的女朋友早尋(網名)是來自廣東的一名女生,她說自己的信仰是自然,比如盡量吃素、不穿皮草,愛惜小動物,枯枝落葉等也被撿回家里做成風景。
去年年底,早尋與《搭車去柏林》的主人公之一劉暢等人向到大理來的游客發起了《美麗公約》,與游客承諾:“愛碧水藍天,愛健康快樂,愛主動互助,愛誠信買賣。不大聲喧嘩,不亂丟垃圾,不亂躺亂臥,不亂刻亂畫。遵守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規定。尊重當地人的習慣、信仰、風俗”。這一活動得到了近萬名游客的簽名。
為《美麗公約》設計宣傳海報時,早尋在上面畫了一個飛在天空中的氣球,氣球上有一雙眼睛。“這雙眼睛看到的是美麗的大理,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是美麗大理的一部分。”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