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如果當初沒有法院的積極協調,推動紙廠重整成功,我們這個廠可能早就關門了。”看著廠區內繁忙的生產線,安縣紙業公司總經理曹加均感慨萬千。就在一年前,這片廠區還是一片荒草叢生、機器銹蝕的景象。
2014年8月,在經歷重組自救失敗后,擁有15年歷史的安縣紙業向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人民法院(原安縣人民法院)提出破產重組。一個品牌企業倒下,損傷的不僅是當地經濟,還將涉及到數百人的就業和社會穩定。立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安州區法院在案件審理中主動作為,積極為企業出謀劃策,最終順利化解了重整中的各種矛盾,并引入有實力的投資方讓企業起死回生。
審慎受理
挽救破產企業于既倒
安縣紙業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川西北唯一一家有制漿的造紙企業,也是四川省政府規劃的八大制漿造紙基地之一。
輝煌的成績屬于過去。2013年初,因產品缺乏競爭力,安縣紙業經營開始嚴重下滑,并出現了資金鏈斷裂的情況,貸款到期無力償還,債權人紛紛向法院申請查封企業資產。此后,安縣紙業曾嘗試重組自救,但以失敗而告終,企業經營生產進一步惡化。2014年8月,安縣紙業向安州區法院提出破產重整。至此,安縣紙業累計停產一年,負債5.64億元。
作為當地一家品牌企業,安縣紙業共有員工500多人。如果企業破產,勢必會在就業方面造成新的矛盾,進而影響當地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牽一發而動全身,法院的每一個決定都顯得十分重要。安州區法院受理此案后高度重視,及時召開院黨組會議研討,一致認為應盡全力積極挽救企業,同時確定由分管副院長牽頭督辦,選派3名民商事案件審判骨干組成合議庭通力審理,并及時將相關案情與審理進度向黨委、政府匯報。
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安州區法院通過實地走訪企業、職工、屬地政府機關,借助征信系統、訴訟平臺、工商平臺等多種方式調查,認定安縣紙業具備重生能力和運營價值,即刻進入重整程序,根據法律規定制定管理人全面負責債權審核、清產核資、財務審計等工作,法院實時指導、監督。
府院聯動
打破企業停產僵局
破產案件涉及職工安置、信訪維穩、環境保護等多方面問題,牽涉面廣、法律關系復雜、關乎社會和諧穩定,僅靠法院一家單打獨斗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黨委政府的支持。全程參與此案審理工作的安州區法院副院長駱志軍對此深有體會。
千方百計促成破產企業存續發展,盡力挽回債權人、債務人損失。這是安州區法院審理破產案件的基本思路,而恢復生產則是這萬里征程的第一步。
2014年8月21日,管理人正式進場全面接管安縣紙業。在法院的指導下,吸納國家清算師、注冊會計師、評估師、高級管理人員等多名專業人才擔任管理人輔助人,制定《重整工作方案》《重整期間防火、防盜》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確保緊張有序推進工作計劃,達到現有財產保值的效果。與此同時,積極組織協調黨委、政府、人社、環保、工信等職能部門成立重整工作小組,形成由區委牽頭領導,法院主導各部門協調配合的協作機制。
“前后歷時兩個多月,涉及利益主體300多個,大會小會開了無數個,終于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駱志軍說,為盡早恢復企業生產,重整工作小組先后多次召開專題座談會、股東會議、債權人會議、職工大會等,向大家講解破產重整的相關政策,對恢復生產的必要性、緊迫性、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得到了大多數債權人的信任和支持,特別是得到了原輔料供應商、供電公司的大力支持,初步穩定了職工隊伍,達成了恢復生產的共識。
除此之外,法院批準將中高層職工工資下調30%,對企業重整前職工工資作掛賬處理,清理處置廢舊物資及閑置資產,集中精力保證充足流動資金全力采購生產必需的竹片,支付電費、運費等,為生產自救各方面工作營造了有利條件。
2014年11月4日,安縣紙業復工生產,使即將霉變碳化的1.5萬余噸竹片轉化為價值2400余萬元的漿板產品,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0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