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如果當初沒有法院的積極協調,推動紙廠重整成功,我們這個廠可能早就關門了。”看著廠區內繁忙的生產線,安縣紙業公司總經理曹加均感慨萬千。就在一年前,這片廠區還是一片荒草叢生、機器銹蝕的景象。
2014年8月,在經歷重組自救失敗后,擁有15年歷史的安縣紙業向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人民法院(原安縣人民法院)提出破產重組。一個品牌企業倒下,損傷的不僅是當地經濟,還將涉及到數百人的就業和社會穩定。立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安州區法院在案件審理中主動作為,積極為企業出謀劃策,最終順利化解了重整中的各種矛盾,并引入有實力的投資方讓企業起死回生。
■審慎受理,挽救破產企業于既倒
安縣紙業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川西北唯一一家有制漿的造紙企業,也是四川省政府規劃的八大制漿造紙基地之一。
輝煌的成績屬于過去。2013年初,因產品缺乏競爭力,安縣紙業經營開始嚴重下滑,并出現了資金鏈斷裂的情況,貸款到期無力償還,債權人紛紛向法院申請查封企業資產。此后,安縣紙業曾嘗試重組自救,但以失敗而告終,企業經營生產進一步惡化。2014年8月,安縣紙業向安州區法院提出破產重整。至此,安縣紙業累計停產一年,負債5.64億元。
作為當地一家品牌企業,安縣紙業共有員工500多人。如果企業破產,勢必會在就業方面造成新的矛盾,進而影響當地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牽一發而動全身,法院的每一個決定都顯得十分重要。安州區法院受理此案后高度重視,及時召開院黨組會議研討,一致認為應盡全力積極挽救企業,同時確定由分管副院長牽頭督辦,選派3名民商事案件審判骨干組成合議庭通力審理,并及時將相關案情與審理進度向黨委、政府匯報。
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安州區法院通過實地走訪企業、職工、屬地政府機關,借助征信系統、訴訟平臺、工商平臺等多種方式調查,認定安縣紙業具備重生能力和運營價值,即刻進入重整程序,根據法律規定制定管理人全面負責債權審核、清產核資、財務審計等工作,法院實時指導、監督。
■府院聯動,打破企業停產僵局
破產案件涉及職工安置、信訪維穩、環境保護等多方面問題,牽涉面廣、法律關系復雜、關乎社會和諧穩定,僅靠法院一家單打獨斗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黨委政府的支持。全程參與此案審理工作的安州區法院副院長駱志軍對此深有體會。
千方百計促成破產企業存續發展,盡力挽回債權人、債務人損失。這是安州區法院審理破產案件的基本思路,而恢復生產則是這萬里征程的第一步。
2014年8月21日,管理人正式進場全面接管安縣紙業。在法院的指導下,吸納國家清算師、注冊會計師、評估師、高級管理人員等多名專業人才擔任管理人輔助人,制定《重整工作方案》《重整期間防火、防盜》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確保緊張有序推進工作計劃,達到現有財產保值的效果。與此同時,積極組織協調黨委、政府、人社、環保、工信等職能部門成立重整工作小組,形成由區委牽頭領導,法院主導各部門協調配合的協作機制。
“前后歷時兩個多月,涉及利益主體300多個,大會小會開了無數個,終于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駱志軍說,為盡早恢復企業生產,重整工作小組先后多次召開專題座談會、股東會議、債權人會議、職工大會等,向大家講解破產重整的相關政策,對恢復生產的必要性、緊迫性、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得到了大多數債權人的信任和支持,特別是得到了原輔料供應商、供電公司的大力支持,初步穩定了職工隊伍,達成了恢復生產的共識。
除此之外,法院批準將中高層職工工資下調30%,對企業重整前職工工資作掛賬處理,清理處置廢舊物資及閑置資產,集中精力保證充足流動資金全力采購生產必需的竹片,支付電費、運費等,為生產自救各方面工作營造了有利條件。
2014年11月4日,安縣紙業復工生產,使即將霉變碳化的1.5萬余噸竹片轉化為價值2400余萬元的漿板產品,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000余萬元。
■主動作為,為企業尋求重整機遇
而這樣的喜人勢頭僅僅維持了不到兩個月,受漿板機產能的制約,生產效能無法達到盈利的臨界點,2015年2月,安縣紙業的資金鏈條斷裂,企業再次停產。
得知安縣紙業再次停產后,債權人紛紛變得不安起來,轉料工人、企業職工圍堵料場大門,技改在建工程主建單位職工圍堵管理人、拉電閘,多次到鎮政府、區政府、法院上訪等一系列連鎖反應接踵而至。
“有一周時間里竹片供貨商隔三岔五就到我辦公室追要貨款,我上班,他們就在一旁守著我,下班了還要跟著我回家。”回憶起那段往事,該案主審法官李銳鋒苦笑著說,為安撫債權人,法院又聯合鄉鎮積極行動,法院和相關部門領導主動接訪,集中力量到勸訪息訪工作中,形成了聯合接訪的工作局面。通過積極耐心勸導和解釋,職工和債權人情緒得以穩定。
面對資金的巨大缺口,盡快籌措資金恢復生產成為當務之急。在企業停產后第二天,安州區法院會同區工信局等部門遠赴湖南、深圳等地與安縣紙業股東會面,希望他們可以再度出資或者引進其他投資者,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同時再次向安州區政府申請對成都周邊紙業公司走訪考察,尋找新的投資者,并面向社會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但回應者寥寥。一時間重整形勢急轉直下,為安縣紙業重整工作蒙上了一層陰霾。
“如果走破產清算,根據資產評估,普通債權人的清償率幾乎為零,遠低于破產重整,而且安縣紙業這個在四川具有代表意義的老企業也將不復存在,幾百名職工也會無處安置。”李銳鋒說,當時他們的想法很堅定,安縣紙業絕對不能走破產清算這條道路。
老廠職工因安置及欠繳社保問題,多次到各部門上訪,要求盡快出具解決方案,并由人社局書面承諾認可,這一情況成了重整路上的“攔路虎”。為了給安縣紙業重組減負,使企業能夠以足夠的活力迎接新投資者的到來,安州區法院通過解除勞動合同,采取返聘方式進行安置老廠職工,由新注資企業繳納欠繳的社會保險費。在化解問題過程中,區委區政府、政法委總指揮;工信局總協調;人社局派工作組駐廠解決、解釋個性化問題;信訪局成立化解破產職工信訪問題小組;法院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在以往形成的社會共識中,案件審理就是法院的事情,但現在不同了,有了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聯動,案件審理推動起來更加快速有力了”,審判團隊中的邱濤法官說。
在各部門的積極協調下,最終給予職工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得到了職工的理解和支持,截至2015年9月2日,應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職工474人,已經簽訂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職工468人,達到98.73%的比例簽訂了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安縣紙業解除職工勞動合同關系得以圓滿處理,為安縣紙業重整招募投資人奠定了基礎,“攔路虎”變成了鋪路石。與此同時由法院主導,與人社、稅務、環保、銀行多次協商,并與眾債權人達成一致意見,企業全部債權免除利息,免收重整自救期間排污費。多項協議的達成減輕了安縣紙業的債務負擔,免去了眾多職工的隱憂。
■順利重組,老企業起死回生
2016年11月,經歷了一年時間的漫長等待,安縣紙業最終迎來了實力雄厚的重組方。成都環龍集團旗下的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向安縣紙業管理人發函,表明接洽意愿。這對于安縣紙業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重生機遇。
接到來函后,管理人立即向安州區政府和法院匯報情況。全區上下高度重視,立即著手開展搜集企業信息、確定考察時間、規劃考察線路、安排相關人員雙邊考察調研等工作。實地調研洽談后,雙方最終確定了合作關系。
2017年1月16日,企業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管理人在會上宣讀了經法院審核的《重整計劃草案》,草案里面詳細介紹了破產重整的重大利好,描繪了安縣紙業浴火重生的美好藍圖。但因部分大額債權人不理解,草案未能通過,企業重組再次陷入困境。
法院立足安縣紙業重整成功后的遠期社會效果、經濟效能綜合考量,最終依據司法職權作出批準重整計劃的裁定。隨后環龍集團順利進場開工,安縣紙業債務通過重整方案全部化解,保住了品牌企業和當地稅源。“如果依表決結果執行,安縣紙業將面對破產清算、拆分變賣的慘痛結局,這是區委、區政府和我們法院都不想看到的結局,在院黨組多次研究和區政府的支持下,最終依法批準了重整計劃。”這是院長任尚遠初到安州區法院任職帶頭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定,為安縣紙業死而復生鋪平了道路。
目前,安縣紙業運轉良好,預計2018年底,項目投資總額將達到5.08億元,形成5萬噸制漿、5萬噸造紙、6萬噸后加工的生產能力,可解決就業人員1100余人,年銷售收入8億元以上,年實現利稅超過5000萬元。
■聚焦發展,與經濟轉型升級同頻共振
安縣紙業的重整成功是安州區法院發揮司法主導作用,用司法智慧讓瀕死企業重獲新生的一個案例。2015年初,安州區啟動“清閑促建”行動,對低效能企業及時出清,閑置土地回收利用,用來引進新的投資項目促全區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還成立了閑置土地清理工作組,法院就在其中。
“項目年,是我對2017年安州經濟發展的直觀感受,用司法智慧讓瀕死企業重獲新生只是一方面,用司法手段為地方招商引資排除后顧之憂更加重要。”任尚遠語重心長地說。
2015年至2017年3年間,安州區法院陸續收到10個企業的破產申請,涉及債權17.43億元,職工千余人,宏觀經濟下行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矛盾逐步向法院轉移。在如此嚴峻形勢下,安州區法院將破產案件審理工作放在服務全區中心工作中來審視、思考和謀劃,全力護航全區經濟發展。專門專設破產合議庭,抽調4名具有豐富企業破產工作經驗的法官擔任合議庭成員,聘請1名資深退休法官進行業務指導,以迎合全區經濟提速的時代要求。
安州區法院充分發揮司法主導作用,踐行“盡可能多重整和解、少破產清算”的價值標準,在清理“僵尸”企業的同時,對有發展希望、有存續價值的困境企業實施拯救。目前已處置不良資產1.54億元,清償破產債權4.43億元,挽救、盤活了一批龍頭企業、重點工程,引導市場重新洗牌,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了企業、債權人、區域經濟發展共贏的局面。
聚焦聚力項目建設,不斷加強司法建議工作,推進法院服務招商引資全覆蓋。針對招商引資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安州區法院專門對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預判分析,及時向有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建立“月訪月報”制度。按月定期走訪調研全區引進項目的推進情況,現場結合法院審判的經典案例,對日常商事活動中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對項目推進產生的法律問題梳理匯總并向區委、區政府報告,提出意見建議為全區招商引資工作決策提供法律服務。
如今,安州區“清閑促建”這棵培植在國家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這一新常態下的大樹已經枝繁葉茂、根系穩固,并結出了“盤活低效用地2000余畝、閑置廠房及辦公用房46萬余平方米,新增項目70余個、投資75.9億元”的豐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