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5月9日“清廢行動”生態環境部抽調3000人,組成150個督查組,對長江經濟帶11省市開展"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
5月20日,首輪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保專項督查行動正式啟動,生態環境部從全國抽調力量組成273個督查組,對所有涉及到的212個地級市及1069個縣,1586個水源地環境問題進行督查。重點督辦“劃、立、治”完成情況,并對2016-2017年已完成整治的長江經濟帶11省市地級及以上飲用水源地“回頭看”,加快解決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推動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向縱深發展。
5月25日組建6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由朱之鑫、吳新雄、黃龍云、馬中平、張寶順、朱小丹等同志擔任,副組長由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翟青、趙英民、劉華等同志擔任,采取“一托一”或者“一托二”的方式,分別負責對河北、河南,內蒙古、寧夏,黑龍江,江蘇、江西,廣東、廣西,云南等省(自治區)開展“回頭看”督察進駐工作。
6月11日,生態環境部組成290多個督查組全面啟動2018~2019年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2+26”城市總體安排約200個督查組,汾渭平原11個城市總體安排90個左右的督查組,長三角地區以安排特別行動組為主,開展不定期督查。
每個督查組由3人~4人組成,主要從地方環保系統和生態環境部直屬單位抽調。第一階段有200多個督查組,每組3人~4人;第二、三階段有290多個督查組,每組3人~4人;還預留了100多個特別機動組,因此此次強化督查共動用約1.8萬人(次)。
“史上最嚴環保”:截止去年年底,僅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8個城市就關停取締14.6萬家“散亂污”企業!工廠停工、工人失業,放眼過去,哀鴻遍野。
天津:全市排查出近19000家“散亂污”企業,已對其中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9081家企業進行關停取締。
河北:全省共排查出“散亂污”企業10.9萬家。截至11月初,已完成整治10.2萬家,其中關停取締無證無照、治理無望企業6.9萬家。
北京:712家企業被列入北京停限產名單,其中包括TOTO、科勒等知名外資品牌在當地的生產企業。全市6005家上賬“散亂污”企業已全部銷賬。
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化工生產省份。去年7月份以來,已關閉轉產化工生產企業558家、停產整頓2109家。今年3月,山東省副省長王書堅表示,爭取將化工園區縮減到100個以內,力爭在現有基礎上再關閉20%的化工企業。據統計,山東全省有各類化工園區199個,化工生產企業戶數7595家,這就意味著將有50%的化工園區遭到裁撤,超過1500家企業被關停。
"2+26"城市已全部分類處置排查出的6.2萬余家涉氣“散亂污”企業;淘汰燃煤小鍋爐4.4萬臺,淘汰小煤爐等散煤燃燒設施10萬多個;茶爐大灶、經營性小煤爐、露天燒烤等全面被禁止。
一波又一波的檢查,中小型企業該如何謀生存?
如果能夠掌握以下5大生存之道,完全能夠揚長避短,不斷壯大,并立于不敗之地。
第一:見風使舵,根據市場風向,調整企業航向
環保產業日益擴容,廢氣治理、固廢處置、土壤修復、環境監測、清潔能源等各大細分領域的設備與服務等需求迅速增大,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中小環保企業必須知道市場需要什么,自己能提供什么,是發展的前提。中小企業只有牢牢把握行業市場的風向,才能真正讓企業的產品技術及服務等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并不失時機地調整發展戰略,確保企業長存!
第二:貴在堅持,重在執著
無論是技術還是產品,都必須進行妥善的可行性研究,選擇合適的,并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坐等努力開花結果。中小環保企業也應當有堅持不服輸的精神,成功之前難免有失敗,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第三:匠心獨運,創新思維
以工匠精神講執行、講細節、講效果,才能以不變應變、以變應變、以變應不變。創新是一個企業不竭生命動力的來源。正所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不知創新而只知墨守成規的企業,最終會被市場所淘汰掉,會被消費者所摒棄。因為社會是不斷進步的,時代是不斷發展的,人的需求也是不斷在變化的.若一個企業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必將會從市場上被毀滅,從消費者眼中消失。而只有懂得隨市場改變而不斷進行創新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中獲得永恒的生命。
第四:退一步海闊天空
“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環保產業如此多的細分領域,中小企業選擇合適的細分領域,避開與巨頭的競爭,反倒可以在嶄新的領域內更好的耕耘收獲,可謂“以進為退,出其不意,反敗為勝”
第五:尋找渠道,渠道為王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彌補自身弱勢,使其成為強勢,是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最常見也是最有用的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