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西山紙早在宋代就馳名中外。據《中國書法工具手冊》記載,將樂是我國最早產毛邊紙的地方之一,尤其是龍棲山以毛竹為原料制造的“西山紙”更為名貴。西山紙紙質優良、細膩柔韌、潔白如玉。
西山紙貴。早在宋代,西山紙就馳名中外,素有“紙壽千年,玉潔冰清”美譽。南宋時,經過改良,龍棲山竹紙質量勝過其他許多地方,以至于當時的全國眾多藏書行家都認定要收藏西山紙書寫成的書畫名作。清人郭柏蒼的《閩產錄異》說,將樂紙以楊家山的京紙和龍棲山的西山紙最好。刻印《四庫全書》時,清廷曾派員往將樂縣購買龍棲山所產西山紙,專為印書之用。到清代,西山紙已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地造紙業的輝煌期出現在民國時期,百余家作坊年產毛邊紙5萬余擔。
西山紙制作工序十分繁復,需經砍嫩竹、斷筒、削皮、撒石灰、浸漂、腌漬、剝竹麻、壓榨、匕槽、踏料、耘槽、抄紙、干紙、分揀、裁切等28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須精工細作,馬虎不得。
踏料
剝竹麻
20世紀70年代,中央政府對龍棲山的西山紙實施統購統銷政策。1972年出版的線裝本《毛澤東詩詞》,便是用西山紙印刷的。西山紙也是當時《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詩詞》線裝本的專用紙。當年,僅用于印刷《毛澤東選集》的西山紙,就達640多噸。
時事變遷。由于生產西山紙費力耗時,加上銷量日漸減少,20世紀70年代還尚余60多家造紙作坊的龍棲山,到20世紀90年代就僅存一家了。1998年,有關部門多策并舉,對紙坊實行多項扶持優惠措施。
西山紙紙質細膩,冰清玉潔,書寫清晰,具有“西山玉紙”之美譽。
“蔡倫當年造紙怎么操作,我們現在還是怎么操作,雖然如今政策是好,可我們還是難以為繼呀!”57歲的劉仰根是西山紙純手工造紙作坊的老板,望著倉庫里積壓的西山毛邊紙,他感到力不從心。此前,這個將樂縣最后的手工造紙作坊已經更換了4任承包人。“現在年輕的后生都不愿干這粗重活,沒有辦法,人手總是不夠。”負責耘槽、抄紙、濕壓三道工序的一位老工人憂心忡忡地說。
不久前,來自福州的兩名游客慕名到劉仰根的作坊訂貨,他們要用毛邊紙印族譜。這給了劉仰根莫大的希望。
期待這個“中國現存最原始、最完整的手工造紙作坊”在新一輪的春天,煥發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