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制作藏紙的原料 圖片來源:西藏商報
藏紙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也曾遇到過困境,但“飽經滄桑”后,藏紙產業迎來了“春天”。拉薩彩泉福利民族手工業有限公司的興起,就是藏紙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彩泉公司的原董事長強巴遵珠,是藏紙產業傳承發展的見證者之一。如今,強巴遵珠的兒女繼承父親的事業,在藏紙產業化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努力。
“上世紀60年代起,由于傳統藏紙制造過程耗時長、效率低、成本高等因素,受到現代造紙工業的沖擊,從事和學習藏紙制造的人越來越少。爸啦(藏語意為父親)是一位藏族傳統手工藝愛好者,眼見藏紙工藝陷入困境,他深感遺憾,希望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保護這項古老的手工技藝。” 強巴遵珠的女兒丹增曲珍回憶說。
1990年,強巴遵珠開始帶領一幫人前往拉薩市尼木縣、林芝市朗縣、昌都市芒康縣等地,遍訪民間造紙高手,拜師學藝。為了學好藏紙制造技藝,他不僅跑遍全國,甚至走出了國門。在四川甘孜德格印經院,他仔細考察當地藏紙制作工序;遠赴尼泊爾,他同當地造紙藝人交流心得。“當時藏紙生產的效益非常低,很多人不得不放棄生產。爸啦便自己出資,請求各位藏紙手工藝者一定要將這門手藝繼續下去,爸啦的真誠讓很多藏紙手工藝者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丹增曲珍為父親的這份執著感到無比驕傲。
1993年,強巴遵珠把數名老藝人接到拉薩住下來,一起切磋交流,終于整理出完整的藏紙工藝流程。此后,強巴遵珠開辦了拉薩市彩泉福利民族手工藝研發中心,對幾種比較重要的造紙工藝重點學習和保護,收集了不同的藏紙原料,聘請了有豐富藏紙造紙技術經驗的老技師,開始進行實際造紙生產。
隨著國家對民族傳統手工藝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藏紙技藝走出了“深閨”。2006年藏紙生產工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強巴遵珠也成為了藏族造紙技藝傳承人之一。2011年拉薩市彩泉福利民族手工藝研發中心被選為“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習基地”。在國家大力倡導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政策支持下,藏紙產業迎來了“春天”。
“被確定為藏族造紙技藝傳承人的時候,爸啦特別開心,他覺得藏紙產業發展的好時機終于來了。”爸啦欣慰的樣子,丹增曲珍仍然記憶深刻。
圖為用藏紙制作的燈籠 圖片來源:西藏商報
在強巴遵珠的帶領下,彩泉福利民族手工藝研發中心除了保護傳承傳統藏紙制造技術,還根據市場需求生產各種檔次的藏紙,比如藏歷用紙、公文用紙、寺院修學印經等用紙、重要藥方用紙、印鑒用紙等。這些藏紙質地優良,造紙原料選用本年度的植物,因為用隔年的植物原料紙張會變黃。同時可以按照各種需求制造薄厚、寬窄各異以及帶有圖案的彩色藏紙。此外,彩泉還創新研發了獸皮紙、樹皮紙、綢緞紙等50多種新型產品,西藏大學師生及西藏的藝術家、西藏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也大量訂購并使用了藏紙新產品。為適應市場需求,彩泉的工人們還制作出多種藏紙工藝品,如筆記本、燈籠、風箏、收納盒、相冊、面具、吉祥掛件等,這些紙制品在國際國內市場大放異彩。
圖為彩色藏紙工藝品 圖片來源:西藏商報
強巴遵珠的兒女繼承父親的事業后,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進一步推進藏紙生產走向產業化。原拉薩彩泉福利民族手工藝研發中心更名為拉薩彩泉福利民族手工業有限公司。公司不僅積極參加國內外各種展銷活動,還多方尋找合作方,希望藏紙生產能與其他產業結合,走出新路子。如藏紙具有防潮的特點,可以加工成壁紙,進入南方市場。同時,他們還嘗試尋找新的制作原料以及提高生產效率。
藏紙技藝不但得以保護和傳承,而且已經“走出深閨”,進入市場,走上產業化道路。近年來,藏紙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好,受到了本地市民以及國內外游客的青睞,有些產品還銷到了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強巴遵珠希望藏族手工藝品“走向內地,走向世界”的愿望終于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