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訊,萬里長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位于長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陽湖如同“長江之腎”,與長江連為一體,構成世界著名的“江湖關系”。“江湖兩利”,一直是長江治理、開發和保護的重大課題。
近年來,洞庭湖、鄱陽湖頻現枯水季節延長、枯水期水位超低等情況。長期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酷捕濫撈、人為開采以及工農業污染、生活污染等危害,湖區生態、農業灌溉、飲水安全等都面臨不同程度挑戰。“長江雙腎”健康狀況,因為長期枯水變得更加不容樂觀。
喊渴:枯水期延長影響生產生活
入夏以來連續強降雨,洞庭湖、鄱陽湖很多水域,又恢復了“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景象。但記者枯水期深入湖區,見到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水文數據顯示,洞庭湖、鄱陽湖近年枯水期呈現提前、延長、加劇態勢。
12米,11米……
隨著鄱陽湖星子站水位不斷探底,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草洲露出水面,游客行走在昔日的湖底,蹲在紫紅色的蓼子花叢中,如身處“大草原”中。很難想象,兩個月前,這里還是水天一色的打漁場。在與都昌縣相鄰的廬山市,記者看到,古代遺留的落星墩也完全露出了水面,周圍的草洲變成了牧場。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枯水期,鄱陽湖周邊受旱面積達250多萬畝,成災面積130萬—190萬畝。每年損失糧食3億—5億斤以上。水產養殖業受災面積達400萬畝,占鄱陽湖區養殖面積的63%,成災面積170萬畝,占鄱陽湖區養殖面積27%。
洞庭湖“北通巫峽、南極瀟湘”,自古便以“洞庭天下水”名聞遐邇。但以長江三峽建成蓄水為時間分野,“江湖關系”劇變導致洞庭湖平原幾乎成了湖南新的“干旱中心”。
記者了解到,近年聯通長江與洞庭湖“三口”之一的藕池河水系每年斷流天數由60多天猛增至如今的約300天。枯水季節,洲灘裸露干枯,漁船擱淺,港口成為泥潭,主航道水淺堵船等問題層出不窮。受枯水影響,洞庭湖一些水域蓄水量有時還不到豐水期正常水量的十分之一,不僅農業生產受到影響,連人畜飲水都成了大問題。
每逢枯水、天旱,原本在洞庭湖區“水窩子”里的華容縣就到處喊“渴”。記者抗旱期間看到,華容人在酷暑干旱中打井,特別需要毅力。有的井打了20米,還是不見水的影子。打井人要坐吊籃下到20多米深的井底,用短柄鎬頭一點點往地層深處挖。有時要打到近30米深處,才能見到汩汩清泉。
“洞庭湖水情就是民情。”這是洞庭湖區干部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洞庭湖區每逢干旱,湖區百姓的“水權”往往意味著“生存權”。為了爭奪引水或者排水優先權,鄉鎮之間、村組之間、村民之間甚至至親好友之間,都有可能發生嚴重糾紛甚至斗毆。大旱之年,洞庭湖區如何穩控水情保一方穩定,對各級黨組織和政府是嚴峻考驗。為了保供水,地方政府經常要動用消防車供水。因為“水窩子”缺水,洞庭湖區讓不少企業心生懼意,或不敢落戶,或轉遷他處。
長江科學院副院長陳進等水資源與水環境保護專家認為,2003年以來,隨著三峽蓄水以來,由于清水下泄,長江中下游開始出現長時間長距離的沖刷,“江湖關系”發生一些變化。三峽水庫蓄水期,長江干流流量明顯減少,對于兩湖水資源格局也產生一些影響。此外,人類用水增加、長江干流裁彎取直和氣候變化等因素也導致長江最大的兩個產水區域,近10年來季節性缺水問題頻繁出現。
變臟:濫采亂挖加劇污染
低枯水位,直接刺激人類活動加劇。疊加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加、湖泊水量銳減導致自凈能力弱化等因素,“水窩子”變臟的壓力在增大。
上個世紀90年代國家推行的“退田還湖”政策,曾讓洞庭湖重現煙波浩渺。但近年來,隨著枯水期越來越長,一些湖床長期無水,導致出現了侵占湖泊濕地建園區、蓋房子、辦旅游等新一輪市場開發現象。
歷史上,湖區及相關流域一些地方,看中大湖的“生態承載能力”、“污染擴散能力”,極力發展工業特別是一些污染行業。這部分存量產能,對鄱陽湖、洞庭湖的污染威脅始終揮之難去。
據多位環保人士介紹,鄱陽湖部分水體化工污染問題嚴重,有些村的村民多年因體檢不過關,無人能當兵。在一些水域,每年有污水的時候魚蝦就遭殃。不少企業在汛期通過河流集中排污,有的地方化工企業偷排偷放等突出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群眾反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