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其他資訊 ? 正文

制造強國10年綱領公布 粵主攻智能制造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26??瀏覽次數:333
核心提示:

  國務院日前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這是中國實施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提出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我國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記者采訪獲悉,中國制造業升級的關鍵將是技術研發。目前廣東將智能制造定為制造業升級的主攻方向,珠三角等大企業研發亦強勁,但應加大對中小企業技術研發的支持,從而帶動整個制造業的升級。
我國發布制造強國10年綱領 廣東主攻智能制造
  
目標:2050年前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中國制造2025》提出,將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我國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為此,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列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
  建議:應加大支持中小企業技術研發
  “大企業轉型和研發的實力都很強,但有局限。中小企業實力不夠,但也很重要。要實現整個行業乃至整個制造業的升級,必須好好扶持中小企業。”蘇格蘭國際發展局華南區首席代表申緒春告訴記者,英國、德國的技術型企業大都是中小企業,其研發有政府支持。有些剛成立的創業公司也能找到需要的儀器、設備、檢測等。相比之下,國內有很多很大的工業園,但大部分只有基礎設施配套。另外,對于擁有專利的產品或技術的企業,在稅收上都有各種優惠,種種措施推動建立了整個研發的好環境。
  
戰略任務和重點
  ●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
  ●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強化工業基礎能力
  ●加強質量品牌建設
  ●全面推行綠色制造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
  ●深入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
  ●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
  ●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戰略支撐和保障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
  ●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
  ●進一步擴大制造業對外開放
  ●健全組織實施機制
  《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
  Step1
  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
  Step2
  2035年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
  Step3
  新中國成立100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深讀
  從制造大國到強國為何需要“2025”?
  規劃綱要出臺的背景與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需要密切相關。
  中國制造業面臨著艱難形勢
  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的上漲,以及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國際市場需求衰退,中國制造業面臨著艱難形勢。2012年是中國人口紅利衰減的拐點。當年,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第一次出現了絕對下降。
  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2010年,中國制造業產出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比重達19.8%.這是時隔一個半世紀后,中國重返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地位。同時,中國制造業吸收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產業工人隊伍。截至2013年,在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大而不強”卻是中國制造業的一個顯著特征:即總體規模龐大,但附加值整體偏低、利潤總體微薄。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崔巍認為,中國不能長期處于全球供應鏈中的低端位置,“必須對制造業進行結構性調整,從而打造出符合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升級版制造業。”
  
受到發達、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乃醒介紹,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重塑制造業的競爭優勢;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加快謀劃,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再分工,承接產業和資本轉移,拓展國際市場空間。
  在這種局面下,中國制造受到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向擠壓”,《中國制造2025》也提出,必須放眼全球,加緊戰略部署,著眼建設制造強國,固本培元,搶占制造業新一輪競爭制高點。
  德國政府曾于2013年率先提出“工業4.0”的計劃,“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大體在一個時間段。德國總體處在從3.0-4.0發展的階段,我們可能還要補上從2.0-3.0發展的課,然后才能向4.0發展。
  ———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分析
  關鍵或在基礎技術研發
  蘇格蘭國際發展局華南區首席代表申緒春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國制造下一步提升的關鍵,在于加大研發。他分析,中國在應用技術方面能力很強,但在基礎研究方面還不夠領先。“近幾年在通訊、大數據、生命科學等領域基礎研究進步很快,但核心部分仍是國外領先。而如果基礎研究不領先,應用也會落后。”申緒春說,“但基礎技術開發不是哪一個國家能夠獨立完全做得好的,因此多國合作開發空間很大。中國可以跟國外協作進行基礎研究,國外公司也需要進入中國市場。”
  德國萊茵T U V大中華區副總裁汪如順接受采訪時也認為,制造業的轉型取決市場,“有沒有這樣的消費群,有沒有這樣的市場才是關鍵的,最核心的東西。”他說,而這方面中國的步伐可能比一般的國家更快一些,因為我國在較短時間內走了西方人相當長時間的路,而前30年積累的制造業的經驗、技術及國家財富等,也為加快步伐提供了基礎。此外,他認為,中國企業還可通過海外并購等方式,獲得國外的一些制造業企業和較好技術。
 
 廣東主攻智能制造
  廣東作為中國的制造業大省,在制造強國戰略中無疑舉足輕重。近日,廣東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廣州召開。省長朱小丹在會上指出,廣東是制造業大省,正面臨著加快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艱巨任務,而智能制造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據報道,專家委員會實行聘任制,每屆聘期3年。首屆專家委員會由國內21位智能制造領域領軍專家和企業家組成,其中有7位成員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廣東先進制造業投資完成526.8億元,增長22.8%;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完成183.62億元,增長38.5%,均高于工業投資增幅;信息產業投資完成170 .16億元,增長24.0%,也高于服務業投資增速。
  對此,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副局長何佐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專家認為,目前世界各國紛紛制定各種制造業振興計劃,比如美國“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德國“工業4.0”、法國“新工業法國”等,它們名稱各異,但對新興產業和前沿技術的研發扶持、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對競爭環境的優化等卻有著鮮明的共性。

來源:南方都市報網絡版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怀宁县| 泰来县| 嘉鱼县| 临武县| 双流县| 利川市| 阿城市| 博客| 普宁市| 武城县| 盐城市| 金昌市| 和林格尔县| 仁布县| 嘉兴市| 小金县| 曲周县| 通许县| 屏山县| 河曲县| 罗山县| 雅安市| 仁寿县| 屏东市| 三江| 中阳县| 靖宇县| 余江县| 栾川县| 衡阳县| 建昌县| 蒙阴县| 马边| 玉溪市| 启东市| 潞城市| 特克斯县| 钟山县| 临汾市| 驻马店市| 抚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