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雙十一”結束已一周有余,成千上萬的快件也開始陸陸續續到達消費者的手中。瘋狂的線上交易也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狂歡,消費者在拆解快件后所產生的紙箱、塑料袋和填充物也催生了巨大的市場。那么這些東西最后都去了哪里,還有回收利用的價值嗎?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區的廢品收購站和垃圾中轉站,了解到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有趣細節。找紙張就上紙引未來網。
紙板價格大“跳水”不少人“捂盤惜售”
“從11號當天開始,小區里的垃圾就開始成幾何倍增長,環衛來清理的次數增加了好幾趟。”市區某大型小區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快件包裝層數多且體積大,很占垃圾箱的體積,所以他們也主動聯系了一些收廢品的人員,每隔兩天就來小區收一圈。
不過,記者也發現,在很多小區的垃圾箱里,還是堆積著不少塑料包裝和快遞內的填充物,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收廢品的對于這些塑料包裝不太感興趣。
在姑蘇區楊枝塘附近的一個廢品回收點里,記者見到了正在將舊紙箱裝車的張師傅夫婦。“11號到現在估計收了得有4000多斤,這還是在最近兩天下雨沒怎么收的情況下。”張師傅告訴記者,因為“雙十一”產生了大量包裝,紙板的回收價出現了“跳水”,從一塊二跌到了現在的五、六毛錢一斤。“基本上當天收得當天賣,回收價一天一變。”張師傅表示,最近舊紙箱的價格波動非常大,甚至出現了前一天高價收,第二天低價賣的現象。
當然,也有不少規模較大的廢品收購站大膽地選擇了“捂盤惜售”。東環路的一位站點老板就告訴記者,在“雙十一”后的一兩天價格比較高的時候,他們基本也是邊收邊賣。之后因為價格太低,就舍不得“出手”。“反正倉庫還放得下,等價格回暖了再接著賣。”
包裝垃圾雖多但并無圍城之勢
記者了解到,在快遞包裝中,使用的主要是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套封、包裝箱、膠帶、內部緩沖物等七大類物品。其中,除了包裝箱絕大多數是紙板箱外,其它的材料主要是以塑料為主。所有包裝物品,除了紙板回收再利用率較高外,其余的廢棄包裝材料,因為價格過于低廉,基本都被視作生活垃圾而直接丟棄。
姑蘇區滄浪環衛所副所長曹文炳表示,因為“雙十一”,轄區內的垃圾處理量有一定的漲幅,但并不明顯。因為快遞包裹在丟棄之后,有回收價值的部分會被人回收,剩下來的塑料填充物和塑料袋因為重量較輕,所以在處理時不存在麻煩。
關于過度包裝商家也有難言之隱
那么在倡導節能減排降低污染的當下,商家為何還要這么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裝呢?
吳女士是蘇州一家專門販售新鮮水果的電商負責人,她表示,由于種植基地遠在數千公里外的昆明,水果又不耐貯存顛簸,為防止在運輸時損壞,在包裝時一般先在每個水果間放入塑料填充物,再都用泡泡紙將箱子裹得嚴嚴實實,包裝盒外邊角容易破損的地方也會用膠帶包緊。
“現在包裝的好壞,已經成為買家判斷網點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這么做不僅是為了留住客戶,更是給自己減少隱患。”對于過度包裝一說,吳女士也很無奈。“我們也希望降低成本,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吳女士同時介紹,電商一般在“雙十一”備貨時會多準備包裝物品,由于很多包裝上的廣告來年難以重復使用,其實不經意間也造成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