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中秋節前,筆者到超市選購月餅,發現2017年的月餅市場漸趨理性,但仍可見一些奢華包裝的影子。那些金屬包裝、仿紅木籃子包裝的月餅,價格動輒幾百上千,讓人有櫝超珠價之感。
不單月餅,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許多過度包裝的商品。包裝的耗材多種多樣、分量過重、體積過大、成本過高、裝飾華麗,不少包裝已經嚴重背離了其應有的功能。
商品過度包裝,可以稱之為當今社會的一大公害。當前,能源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環境承載能力較弱,在相當長的時期,這將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突出矛盾。而過度包裝往往要耗費大量原材料,浪費原本就稀缺的資源,還會加重環境污染。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過度包裝涉嫌商業欺詐。一些商品的包裝成本已占到產品總價的70%,喧賓奪主,櫝貴于珠。消費者以不菲代價購得普通甚至劣等商品,部分禮盒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對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消極影響。
過度包裝迎合的是“講排場、好面子”,如果任由其發展,不但會導致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還會助長“送大禮”“送豪禮”等奢侈浪費的不正之風。使得一些消費者盲目攀比,形成注重外表、忽視實質的消費心理,反過來又刺激生產商提供更多華而不實的商品,造成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吃虧的是消費者。
有調查顯示,城市生活垃圾中有三分之一是包裝性垃圾,而在這些包裝性垃圾中,一半以上是豪華包裝。從全球來看,那些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均遠高于我們的發達國家,已從立法角度嚴格限制過度包裝,充分鼓勵適度包裝。如韓國法律規定,包裝物不能大于被包裝物體積的十分之一,不能超過被包裝物價值的30%;包裝層數也有嚴格限制,違者將會被罰款;制造商、進口商與零售商必須擔負起將包裝材料回收利用與再制造的責任。最早推崇包裝材料回收的德國,還專門制定了《循環經濟法》。
狠剎過度包裝這股歪風,應當加快立法進程,將過度包裝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梳理規范,加強對流通領域和商家的法律約束。要加大對過度包裝的處罰力度,治理公款消費,遏制公款送禮,防止三公消費助長奢靡包裝。同時,我們每個人也應當從自己做起,樹立勤儉節約、綠色消費的理念。畢竟,對生態資源環境負責,就是對自己的生存環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