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限塑令”幾近形同虛設,外賣及快遞業的迅猛發展也為塑料的消耗帶來“貢獻”。承擔大部分包裝功能的“塑料”成為“香餑餑”,成了擺在“限塑令”面前的新難題。
目前,僅美團每日訂單量就達1200萬份,按照每份訂單至少消耗1個塑料袋及1個塑料餐盒來計算,每天至少消耗2400萬個塑料制品。快遞也是塑料制品的一大消費領域。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312.8億件。到2020年,全國快遞總量將達到500億件,包含200億件塑料袋和70億件氣泡袋。
外賣和快遞使用的這些塑料餐盒、塑料袋和氣泡袋,基本上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不僅讓限塑令淪為一紙空文,也給環境帶來巨大負擔和傷害。限塑令只是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要求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所以,相關部門并不能以限塑令來要求外賣及快遞企業減少塑料制品用量。大量外賣餐盒等,只要消費者愿意花錢購買,根本不受限塑令的限制。對消費者來說,外賣、網購消費模式和習慣已經形成,減少塑料制品使用量絕非一日之功。降低外賣、快遞行業不斷增長的塑料垃圾的可行辦法,或許只能從源頭入手,將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產和使用提上日程。
相比而言,可降解塑料制品價格較高,成本約為普通塑料制品的2—3倍,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但這些成本,遠不能和處理塑料垃圾所付出的環境成本相比。在各地垃圾填埋場容量日益告急、塑料制品焚燒會產生二惡英的當下,我們對于塑料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已經無能為力。況且,這種成本最終的買單者是消費者。對企業來說,這也是它們應該也必須承擔的一項社會職責。
不可否認,目前市場上的可降解塑料制品性能較差,沒有普通塑料制品那么耐熱,韌性也不夠。但這些問題并非沒有解決之道。目前,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淀粉基塑料、水降解塑料等可降解塑料制品已有企業研發生產。相關部門要做的是對限塑令實施近10年的塑料使用及塑料垃圾增長情況進行評估,制定外賣、快遞行業使用塑料制品國家標準,強制推行可降解塑料制品。同時,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對違規生產、銷售、使用厚度超薄塑料購物袋等塑料制品的企業、商超等予以處罰,提高其生產、銷售及使用可降解塑料的積極性。
以上就是可降解塑料的內容,最后如果有關于包裝求購的需要,請上紙引未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