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包裝新聞訊: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近日曬出今年的立法計劃,其中包括《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令人關注的是,為確保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正在制訂的這項新規擬納入化妝品、保健食品、茶葉、酒類、月餅、粽子等商品的包裝行為限制性規定,還將要求住宿、旅游、餐飲等行業經營者必須免費提供可重復使用的物品,餐飲服務場所明示引導不剩菜。
要實現垃圾的科學分類、環保處置,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從源頭上減少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的產生。正在制訂并擬在年內完成三審的《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重點探索如何實現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垃圾分類正向激勵,無疑令人期待。
隨著廉政建設扎實深入地開展,國內市場上的月餅、粽子、茶葉、酒類等商品,過度包裝行為已經得到初步遏制,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已經有所調整。但過度包裝現象仍然存在,節慶消費的紅火,刺激了廠商競爭,上述現象又有卷土重來之勢。還要看到,由于許多保健食品、化妝品屬于自費消費項目,并非禮品,其過度包裝現象這幾年改觀并不明顯。
要進一步限制、減少上述品類商品的過度包裝,應當分別從生產、銷售和消費環節出臺有針對性的規定,并且使得這些規定發揮合力,從根本上重塑消費觀念。消費環節上,應鼓勵消費者購置簡裝商品,引導消費者重復利用商品原包裝或其材料,還可在學校、企業、社區、機關開展“低碳生活之星”的評選活動,讓居民“秀”出重復利用商品包裝的創意。相信這類正向激勵措施,能夠加快推動消費者轉變觀念,遠離過度包裝。
相比之下,困難可能更多集中在生產和銷售環節,因為廠商有理由擔心,如果成為率先行動的少數者,會因為制售簡裝商品而喪失競爭力。這種情況下,就要細化限制過度包裝的規定,確保監管執法到位,還要有相應的激勵措施,比如稅費減免,又比如授予相應的榮譽稱號,允許企業宣傳使用,為之帶來口碑收益,從而讓其感受到簡化包裝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