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認,在媒體融合的進程中,有人就與上面提到的這位報社老總一樣,是走了彎路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新媒體的優勢和價值被一些人(其中包括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無限夸大,傳統媒體的市場價值和經營能力卻被嚴重低估和貶損,因而盲目迷信崇拜新媒體之風大有盛行之勢。幾年撲騰下來,融合發展方面成功的經驗并不多,失敗的教訓卻不少。嚴峻的現實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新媒體都會擁有光輝燦爛的未來。
面對新媒體的崛起,這幾年有的報社為了趕時髦、湊熱鬧,將大批優秀采編骨干、經營人才撤離主業,轉戰并不熟悉甚至十分陌生的新媒體領域,卻荒廢了本可以深耕細作也應當深耕細作的主業責任田。此種自亂陣腳之舉,恰恰犯了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擴大殲滅戰之兵家大忌。在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準備的情況下去辦新媒體,或者說將新媒體當成某種“救命”的手段,說白了也是病急亂投醫,缺乏自信的表現,而這種無準備之仗的結果,實際上加重了傳統媒體的負擔,更加快了傳統媒體消亡的步伐。
在市場發生深刻變化之時,有的傳統媒體彌漫著不敢作為、不愿作為、不想作為、不能作為的風氣,而改革創新的步子放緩了,作為減少了,客觀上就等于主動放棄了傳統媒體原有的許多優勢和長項。這樣的表現,在令人心痛的同時也令人失望,結果就是失去了大批忠實受眾的信任和支持。做不好傳統媒體,就抱怨并唱衰傳統媒體,為自己不做好和做不好找各種理由和借口,在市場上呈現出來的就是不戰而降,沒有了力爭上游的心氣,“鎩羽”當然只是遲早而已。
在我看來,傳統媒體并非一些人認為的“山窮水盡”,其具有很多新興媒體所無法擁有的優勢,比如通道、終端人才、資源等。這些被我們自己所忽略的優勢,正是許多新媒體孜孜以求而不可得的,而我們自己卻往往“身在此山中”。因此,不要老想著如何彌補自己的短處,拉長自己的短板,而應該挖掘自己的優勢,用好自己的長項。要千方百計做足強化優勢的文章,用好優秀的人才,整合豐富的優質資源,打造優良平臺。唯其如此,我們才能在融合發展之路上創造出新的更優異的成績
(作者:梁勤儉,資深媒體人,現為中國廣告協會報刊分會主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聘教授,重慶新聞學院兼職教授。)